晚自习不只是写作业:高中生高效学习四步法
晚自习不只是写作业:高中生高效学习四步法
高中生们,想要在晚自习期间高效学习吗?这里有一份详细的晚自习时间安排攻略,从知识复习、巩固、预习到复盘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步骤。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让你的晚自习不再只是写作业,而是全面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时刻。快来查看这份高效的晚自习安排吧!
时间规划的重要性
调查显示,高中生普遍睡眠不足,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5小时,而科学证明,充足的睡眠(7-8小时)对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至关重要。因此,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具体时间安排建议
晚自习时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复习(30-40分钟)
磨刀不误砍柴工,用在高中学习上,就是先复习再做作业,效率高。试想,如果一道作业题需要反复翻书才能找到答案,而且因为不熟练出现各种错误,一来浪费时间,二来浪费了作业的价值——检验当天的学习效果。
那么,复习应该看哪些内容?
1)阅读白天老师讲解的教材内容,包括课本里面的定义、概念、例题等,根据课上老师的讲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
2)整理、补充、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对于课堂上简写的笔记,要根据自己当天的课堂学习补充完整,既可以复习一遍重要内容,又可以方便以后再次复习。
3)解决听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课堂上难免有些内容听不懂或者对某些知识点理解有些模糊,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再看看课堂上听不懂的点是不是都懂了,如果还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记下来,课下去问老师或者同学。
第二阶段:知识巩固,即完成作业(1-1.5小时)
在完成当天的课本内容复习之后,及时检查学习和复习成果是最好的知识巩固行为。
1)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做,让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攻克不擅长的科目,对于提高弱科有显著效果。
2)作业中努力尝试过依然不会的题目,先放到一边,找其他时间去问老师和同学。
3)作业量如果太大的话,那些重复次数多、抄写性的作业可以先缓一缓,等做完其他的作业感到头脑沉重,思考东西比较费劲的时候再做,当做放松大脑。
4)识记性的作业和推算性的作业交叉进行。
第三阶段:课文预习(20-30分钟)
每天的晚自习时间都要有意识的留一点时间来预习明天将要学的内容,对即将到来的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1)阅读教材,了解明天要学的知识,重点看看自己哪些点感觉特别难,做好记号,在听课的时候,重视这些点的听课。
2)阅读完后,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尝试去看看课后的练习(不会的题目,如果通过翻阅参考书也解决不了,就做好标识,明天在课堂或课后解决)
3)对照前面所学内容以及预习的内容,看看有哪些知识是与明天所学内容有关联的知识,抽点时间回看一下旧知识。
第四阶段:总结与规划(10-15分钟)
每天反思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才能持续的改进,尤其是一些重要考试之后,还要重点反思一下哪些科目要列入补弱的行列。
1)总结一下今天完成了什么任务?学到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困惑没有解决……并反思自己今天学习活动的得与失。
2)规划明天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安排,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
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技巧
利用碎片时间
等待时间通常被学生视为浪费时间的机会,但实际上,这些时间可以被有效利用来进行学习。文章列举了等待时间的常见场合,如等公交车、排队等,并提出了具体的利用方法,如阅读、复习、完成作业等。
高效学习方法
- 学习金字塔层级: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认知层级
- 西蒙学习法:将学习过程简单化
- 费曼学习法:通过输出倒逼输入
- 海马体背书法:让背书变得更加高效
注意事项
1)切忌以完成作业为己任,“除了做作业神马都是浮云”的理念将导致晚自习效率低下。
2)碰到难题,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切忌一不会就马上问同学。
3)在校晚自习时要保持绝对的安静,不能因为讨论题目而影响他人的思考(实在要请教,请到教室外解决问题)。
4)在家晚自习的同学切忌一心多用,不要将手机放在身边,看新闻刷微博,很影响学习效率!
5)实在太疲惫了,可先趴着休息会。边打盹边做作业费力不讨好。
成功案例分享
以一位目标考入985高校的高一学生为例,她每天晚上10点到家后,会先休息30分钟,然后从22:30到23:30进行一小时的学习。周一到周四晚上主要学习数学和物理,周五晚上则专注于英语。她的学习方法包括总结和思考、背诵单词、学习二级结论和母题等。通过这样的安排,她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通过以上安排,你可以更科学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坚持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相信你会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