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毅、王江舟热议6G智能通算融合技术
刘光毅、王江舟热议6G智能通算融合技术
近日,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刘光毅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江舟分别在不同场合深入探讨了6G智能通算融合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
刘光毅:6G无线网通算融合将基于云原生理念实现
刘光毅博士在第三届6G前沿技术与趋势论坛上发表题为《6G云原生通算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他指出,5G已经在从通信范畴向更多领域和更多能力维度拓展,6G将会向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一体融合的目标迈进。其中,算力是基础资源,也将是新服务范式,所以通信和算力之间的融合备受关注。
刘光毅认为,无线网络的云化是5G/6G实现端到端云化的关键环节,也是移动通信向ToB深度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原生无线网络是6G发展的标准配置,通算融合在6G无线网络也将基于云原生的理念实现。
王江舟:6G将构建“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未来世界
王江舟院士在2024数据产业大会上强调,6G不仅仅是移动通信技术的一次飞跃,它还将实现从移动通信到移动信息服务的重大转变,构建“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未来世界。6G网络将在5G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极大地改善网络频谱效率、用户峰值速率、空口时延等关键性能指标。
王江舟院士提到,6G催生的全息通信、数字孪生人、通感互联、超能交通等典型场景,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并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技术融合与创新
为实现6G的宏伟愿景,中国移动研究院提出6G是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王江舟指出,通感算智的深度融合是6G技术的核心创新点。例如,通感一体将赋能一网多能新业态,通过共享通信与感知硬件资源,实现高精度感知;通智一体则借助网络内生AI,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通算一体将打造基础能力底座,助力开放业务蓬勃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也强调了通信与智能融合的重要性。他认为,通信与智能融为一体、互为驱动、缺一不可。张平团队近期在《通信学报》上发表的《语义通信的数学理论》揭示了同义性是语义信息的本质特征,从同义映射这一核心概念出发,建立了完整的语义信息理论框架,全面扩展了通信系统的理论极限。
未来展望
刘光毅和王江舟两位专家都强调,6G智能通算融合技术不仅推动通信领域的革新,还加速数字化转型和社会智能化升级,为各行各业注入新的活力。随着6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们将迎来一个普惠智能、万物互联的未来。他们呼吁业界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探索6G的无限可能,共创智联未来的辉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