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石浦“十四夜”巡游,鱼灯龙灯齐登场
象山石浦“十四夜”巡游,鱼灯龙灯齐登场
正月十四的夜晚,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的街头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和喧天的鞭炮声,一年一度的“十四夜”巡游活动如期而至。这是象山渔家人世代相传的重要习俗,也是展现当地渔家文化的重要舞台。
千年传承:从渔灯到巡游
“十四夜”巡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源自渔民们在正月十四挂渔灯祈求平安富有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的挂灯仪式逐渐演变为盛大的巡游活动,成为渔家人庆祝新年、祈求丰收的重要方式。
巡游队伍由数十个方阵组成,每个方阵都代表了不同的渔家文化元素。传统的龙灯队、渔灯队、抬阁队等民俗方阵依然保留着最纯正的渔家风情。龙灯舞动,象征着风调雨顺;渔灯闪烁,寄托着渔民们对丰收的期盼;抬阁上的小演员们则演绎着一个个流传千年的渔家故事。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今年的“十四夜”巡游活动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还特别加入了国潮元素,让古老的渔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国潮方阵的出现,无疑是今年活动的最大亮点。身着传统服饰的青年们,手持创意灯笼,伴随着现代音乐的节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
更令人惊喜的是,巡游中还出现了戚家军鸳鸯阵的表演。这一源自明代的军事阵法,在现代的演绎中焕发新生。身着古装的表演者们,手持长枪短棍,重现了当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英勇作战的场景,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渔家文化的现代演绎
巡游活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现代创新的舞台。在巡游队伍中,可以看到许多现代元素的融入。例如,一些方阵采用了LED灯光技术,将传统渔灯与现代光影艺术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还有些方阵则通过现代舞蹈的形式,重新演绎古老的渔家号子,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到全新的活力。
巡游活动的路线经过精心设计,沿途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游客们不仅可以观赏巡游,还可以亲自体验渔家文化的魅力。在非遗展示区,游客们可以亲手制作象山传统小吃,如炸虾饼、鱼丸等,感受舌尖上的渔文化。在手工艺体验区,游客们则可以学习编织渔网、制作鱼骨画等传统技艺,深入了解渔家人的生活智慧。
象山“十四夜”巡游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渔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所说:“看到这些传统习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我感到非常自豪。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创新。”
随着巡游队伍缓缓经过,街道两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彩旗,为巡游队伍加油喝彩。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兴奋地指着巡游中的各种表演。老人们则笑眯眯地坐在路边,仿佛在欣赏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
夜幕渐深,巡游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但象山渔家文化的魅力,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这座“渔光之城”的未来。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非尘封的历史,而是可以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的鲜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