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铜陵到开封:送教上门让特殊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从铜陵到开封:送教上门让特殊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在安徽省铜陵市,一项温暖的教育实践正在悄然改变着特殊儿童的命运。通过送教上门服务,这座城市正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阳光。
铜陵:送教上门点亮特殊儿童的求知路
铜陵市是全国均衡教育的“发源地”,早在2012年就率先推行“全市零择校”政策。近年来,该市更是将特殊教育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送教上门服务,确保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据统计,2024年,铜陵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已高达98.9%。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创新实践。
在铜陵市特殊教育学校,投资近800万元新建的康复楼里,老师们正围绕特殊教育德育、学前康复以及课堂教学进行深入交流。学校为每位在训儿童提供一对一课程,每天为孤独症、智障项目儿童开展个训康复或小组康复,为随班就读的听障儿童提供每周3-5节一对一课程,真正做到“一生一案、一生一课表”。
“送教上门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铜陵市特教学校校长表示,“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感受社会的关爱。”
开封:政策保障让教育公平触手可及
在河南省开封市,送教上门服务同样被列为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根据《2024年开封市市区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对于不具备随班就读条件的残疾儿童,由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送教上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开封市的送教上门服务注重细节和实效。例如,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只需提供居住证、社会保险凭证或营业执照等材料,就能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教育待遇。这种人性化的政策设计,让教育公平真正落到了实处。
教师的付出与家长的感动
“每次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躲闪,到后来的主动交流、露出笑容,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位参与送教上门的教师感慨道。
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要面对教学上的挑战,还要克服交通不便、家庭环境复杂等困难。但他们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能够改变这些特殊儿童的命运。
一位特殊儿童的家长动情地说:“以前总担心孩子因为身体原因被社会遗忘,但现在有了送教上门服务,我们看到了希望。老师们不仅教孩子知识,还给了我们家庭很多鼓励和支持。”
送教上门:照亮特殊儿童的未来
送教上门服务不仅传递了知识,更传递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它让特殊儿童感受到了自己并非被遗忘的角落,而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送教上门服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它让每一个孩子,无论身处何地、身体状况如何,都能享受到教育的阳光。这不仅是对特殊儿童的关爱,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随着送教上门服务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将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最终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