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第一期:何晓清—《袁隆平的世界》
【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第一期:何晓清—《袁隆平的世界》
夫书卷者,多情若故友矣。观其形,展卷之际,墨香盈鼻,字句如珠,跃然纸上,静待赏阅。再言其神,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它让我们在文化的森林里漫步,品味美的真谛。读书也是一种修行,它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起伏波折,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值此世界读书日之际,青浦疾控自本月起,将特别推出《我正在读的一本书》阅读分享专栏,在如今信息网络盛行之时代,旨在为大家提供一处静心阅读、求知问道的浩瀚天地。“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在这里,让书卷再度成为生活之良伴,让阅读重燃心灵之灯塔。
在此,我们以半月期的形式定期推送中心员工正在阅读并喜欢的一本书籍,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者从精彩摘录里觅得的宁静和对工作、生活、人生的启迪,于感悟分享中收获读书之乐、坚守本心,并借读书之力,不为浮华所惑,不为便捷所囿,真正做到丰盈生命,提升自我,共筑“书香疾控。”
推荐人:何晓清
推荐理由
这是一篇以写实为主的报告文学,作者实地走访田野、跟踪采访多年,潜心创作多年,后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审读,袁隆平先生秘书及学生多人审订,科学性、专业性和真实性都极高。
该书以袁隆平出生到晚年一生为时间线,阐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袁隆平的人生世界、科学世界、和精神世界。专业准确地讲述了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原理以及从“三系法”到“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历程。
收获感悟
科研成果落地开花。日本、美国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在杂交水稻都曾取得了一度领先的研究成果,却仅仅是试验性的成果,一直无法走向杂交水稻的产业化,而袁隆平不仅研究出杂交水稻还实现种子从试验田走向农民的稻田,再走到人民餐桌。如今,我国学术研究已与国际接轨,怎样让论文中的成果应用于生活,把实验室的高、精、尖的技术推广于现代化生产生活,让科研成果服务人民,造福人类是科学研究的最终归属。
开放共享自我超越。袁隆平将最初200粒“野败”种子无偿分享给全国一百多名育种科研人员,成立全国协作组,各地同时研究适宜品种,并为其提供指导;在超级水稻的五期攻关中又屡次刷新记录。作为当代青年人,工作中也要树立开放共享理念,并不断给自己设立目标,互惠共赢,实现自我超越。
精彩摘录
推荐者学习笔记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是袁隆平先生的一句名言,也是他发自肺腑的感慨,他把国际上给他的荣誉都视为中国的荣誉、中国科学家的荣誉。
“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这是我一点体会,不怕失败才能成功。”
作者简介
原标题:《【我正在读的一本书】第一期:何晓清—《袁隆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