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预警!中医教你防患于未然
脑梗预警!中医教你防患于未然
李先生最近遇到了一件让他后怕的事。一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上班,却发现一向健朗的父亲在沙发上歪着头睡着了,嘴角还流着口水。李先生赶紧叫醒父亲,但父亲却显得有些迷茫,说话也含糊不清。李先生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带父亲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李先生,幸好送医及时,父亲的症状是脑梗的前兆,经过治疗已经没有大碍。医生还提醒他,脑梗的早期信号不容忽视,特别是睡眠中的异常表现,往往能提前预警。
脑梗来袭,这些预警信号要当心
脑梗,这个曾经被认为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如今却越来越年轻化。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 (2023)》统计,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脑卒中现患人数高达1242万,且发病人群正逐渐年轻化。这一趋势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使得他们面临着更大的脑梗风险。在宁静的夜晚,当我们沉浸在梦乡时,身体其实也在进行修复工作。然而,睡眠中的一些微妙变化可能正是脑梗等重大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
睡眠中的异常表现
频繁的打鼾与呼吸暂停:打鼾看似是常见的睡眠现象,但频繁的打鼾,尤其是伴随呼吸暂停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SAS 会导致血氧水平下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脑梗。
异常的肢体运动:睡觉时肢体突然抽动或颤抖,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入睡抽动」(hypnic jerk)。但持续性的、不自主的肢体运动,如腿部抽搐、手臂摆动等,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包括脑梗。
异常的睡眠姿势与呼吸困难:睡觉时喜欢采取特定姿势,如俯卧或蜷缩,可能反映了个人的睡眠习惯。然而,如果突然出现难以维持正常睡眠姿势,或感觉呼吸困难,可能是脑梗前兆。
夜间频繁醒来或失眠:虽然偶尔的夜间醒来或失眠可能由压力、环境等因素引起,但持续性的睡眠障碍可能与脑梗风险增加有关。脑梗前,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可能影响到睡眠质量,导致夜间频繁醒来或难以入睡。
晨起后的异常感觉:虽然上述症状主要发生在睡眠中,但晨起后的某些异常感觉也可能是脑梗的预警。如晨起后感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口齿不清等,都可能是脑梗的前兆。
其他预警信号
除了睡眠中的异常,还有一些其他症状也需要高度警惕:
单侧流口水:睡觉时向一侧流口水,尤其是持续出现,可能是脑血管梗塞导致的肌肉神经不协调。
头晕头痛:突然出现的头晕头痛,尤其是几分钟内能自行缓解,可能是大脑供血不足的信号。
身体一侧麻木:睡觉时频繁出现单侧肢体麻木,可能预示脑血管堵塞。
视力模糊:突然出现的视力模糊,几秒后恢复,可能是视神经受损的表现。
这些症状之所以在睡眠中更容易被察觉,是因为睡眠时人体处于放松状态,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更容易暴露出潜在的血管问题。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中医教你预防脑梗
中医认为,脑梗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阻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理、适量运动、情志调养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脑梗的发生。
调整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饮食调理
多吃疏通血管的食物:如菠菜(注意要带头一起吃)、西兰花、木耳、西芹等,这些食物对心脑血管有好处。建议水煮,炒着吃油过多。
使用有益的食用油:推荐使用火麻油烹饪,对心脑血管有益。虽然价格稍高,但为了健康值得投资。
补气补血的粥品:芡实粳米淮山粥对补气补血有很好效果。具体做法是将芡实和淮山打碎,先煮粳米,开了以后把打碎的芡实和淮山倒进去,记得要一边搅拌一边倒,防止粘锅底。正常人平时也可以煮来吃,味道嘛,对于我来说,可以接受,吃起来有点像婴儿粥,家里有砂锅的最好,这样效果更好,没有就用不锈钢锅煮。
忌口:得了脑梗后千万不要吃鸡肉、糯米类的,海鲜少吃能不吃就别吃,肠胃不好脾胃虚:鸡蛋、红薯、花生、板栗、马铃薯这些都是吃了容易胀气,还有哪些食物大家可以度娘搜索🔍,我前面说的这几种都是中医医生告诉我的,因为我妈肠胃不好脾胃虚,每次吃了这些都是肚子胀气经常便秘。
适量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免睡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情志调养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帮助缓解精神压力。
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针灸是一种中医的外治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在治疗脑梗塞过程中,针灸疗法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随证配穴。例如以半身不遂症状的患者应疏通经络、调气和血,针灸应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穴;以口眼歪斜症状的患者,应取手足阳明经、太阳经穴为主穴;以重中腑症状的患者,应取督脉十二井穴、手足厥阴经、足阳明经经穴为主穴。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严禁自行进行操作。
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特色疗法,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系统平衡,缓解疼痛,提高免疫功能。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脑梗塞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取穴:主穴一般为心、肾上腺、小肠、皮质下;配穴一般为肺、交感、肝、内分泌、神门。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相应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3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2天,取下后让耳穴部位放松一晚,次日再以同样方法贴敷,一般6次为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耳穴压豆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严禁自行进行操作。
脑梗的预防需要我们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通过调整作息、饮食调理、适量运动、情志调养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脑梗的发生。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出现上述预警信号,请务必及时就医,不要掉以轻心。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健康投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