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律师”网络诈骗频发,黄文得教你如何防范和维权
“假律师”网络诈骗频发,黄文得教你如何防范和维权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型诈骗手法——“假律师”诈骗。这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冒充律师骗取中老年打工者的钱财。他们通过花言巧语和虚假承诺,收取高额代理费后便消失无踪。这种诈骗手法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经济损失,还严重损害了法律职业的形象。
“假律师”的诈骗套路
“假律师”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实施诈骗:
虚假宣传:在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广告,声称可以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甚至宣称“没有打不赢的官司”。
获取信任:通过电话或网络聊天,了解受害者的需求,承诺可以快速解决问题,如讨回欠薪、处理纠纷等。
收取费用:以律师费、出庭费、律师函费用等名义,要求受害者支付600元至2000多元不等的费用。
失联跑路:一旦收到钱款,便立即将受害者拉黑或失联。
真律师黄文得的反诈行动
河南鼎厚律师事务所负责人黄文得律师,一直在努力揭露和打击这些“假律师”。他发现,这些诈骗分子往往瞄准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打工者,利用他们对法律的信任和维权需求,编织各种谎言。
黄文得律师通过调查获取了大量证据,包括近千页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这些证据显示,“假律师”们会使用统一的“话术”,承诺“发律师函就能解决问题”、“网上立案冻结对方财产”等,让受害者深信不疑。
如何识别“假律师”
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公众在寻求法律服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核实身份:要求对方提供律师执业证,并通过司法部政务服务平台(https://zwfw.12348.gov.cn/)查询验证。
正规渠道:选择有资质的律师事务所,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寻找法律服务。
警惕承诺:对任何“包打赢”、“无需出庭”等承诺保持警惕,这些往往是诈骗的信号。
保留证据: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受骗后的维权途径
如果不幸遭遇“假律师”诈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保存证据:立即保存所有与诈骗相关的证据,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平台投诉:如果是在某个网络平台上认识的“假律师”,可以向该平台进行投诉。
报警处理: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所有相关证据。
法律援助:寻求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或联系消费者协会进行维权。
“假律师”诈骗不仅损害了受害者的经济利益,也破坏了社会对法律职业的信任。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还要积极支持像黄文得律师这样的正义力量,共同打击这种恶劣的诈骗行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网络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为公众营造一个安全、可信的法律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