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出台,混凝土搅拌站实现全流程安全管控
新规范出台,混凝土搅拌站实现全流程安全管控
近日,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管理新规范正式上线,为行业安全运营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新规范不仅涵盖了设备试机到日常运营的全方位风险控制,还特别强调了搅拌桨试机环节的严格监管,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安全标准。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行业整体的安全水平,也为其他工业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新规范重点内容
新规范针对混凝土搅拌站的特殊性,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要求。在设备试机环节,新规范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安全准备:试机前必须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细则,确保无证人员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并检查设备安全性。
设备检查:试车前需确认各润滑点正常运转,通过点动检查电机转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并详细记录设备运转状况。
负荷试机:严禁触摸或跨越设备的运动部件,不得进行违规操作,操作人员需随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
特定事项:对于桨式搅拌机,需确保减速机支座水平放置并校正位置,水下支座稳固且转动灵活,空载试机时确认叶片旋转方向正确。
安全管理实践
混凝土搅拌站的安全生产涉及多个环节,新规范从设备试机到日常运营,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控制措施。
预防各类事故
根据新规范要求,搅拌站需定期检查并消除各类危险源。例如,针对粉尘伤害,需加强通风和防护措施;对于机械伤害,要确保设备防护设施完好;在电气安全方面,要定期检查线路和元件,防止触电事故。
设备操作与维护
搅拌机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是确保安全的关键。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搅拌叶片、轴承和传动系统,及时更换磨损部件。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理搅拌机内部,防止混凝土凝固影响机器性能。
设备保养
定期保养是预防故障和事故的重要手段。搅拌站需建立设备保养制度,定期进行清洁、润滑和紧固工作。在季节交替时,要特别注意设备的防冻和散热措施。长期不使用的设备,应存放在无尘、无腐蚀的环境中,并定期进行维护。
案例分析
某大型混凝土搅拌站在新规范实施前后,安全管理效果对比显著。实施前,该站曾发生多起因设备维护不当导致的事故,如搅拌叶片断裂、电气系统故障等。自新规范实施以来,通过严格执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制度,该站未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新规范的出台和实施,不仅为混凝土搅拌站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提升。通过建立系统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能够有效预防各类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一经验对于其他工业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