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技术获重大突破,磁共振影像实现精准检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53: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技术获重大突破,磁共振影像实现精准检测

近年来,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上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全球及亚洲的MAFLD总体流行率在2019年已接近30%,并仍在不断上升。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将逐步演变成肝硬化,直至肝衰竭和肝癌。因此,开发一种无创、精准的诊断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复旦大学步文博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开发出一种基于磁共振分子影像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技术。这一创新技术通过识别新的分子标志物FAPα,实现了对肝纤维化的精准分级诊断,为慢性肝病的诊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若不及时治疗,将逐步演变成肝硬化,直至肝衰竭和肝癌。传统上,肝纤维化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虽然这种方法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侵入性较大,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且患者体验不佳。因此,开发一种无创、精准的诊断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步文博团队的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FAPα的新型分子标志物。FAPα全称为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是一种在肝纤维化过程中高度表达的酶。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FAPα作为靶点,设计了一种磁共振分子影像探针。这种探针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FAPα,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实现对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检测。

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这项新技术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完全无创,无需进行肝穿刺,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其次,该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区分不同阶段的肝纤维化,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信息。此外,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该技术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还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无创检测,医生可以更早地发现肝纤维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该技术还能监测治疗效果,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实现精准医疗。

与此同时,LiveBoost软件以其卓越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成为了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的新宠。该软件通过分析受试者的年龄、肝酶水平、血小板计数等多个临床指标,输出肝纤维化风险概率,其诊断准确性和肝纤维化分期能力远超传统指标APRI和FIB-4。这一创新技术无疑为无创肝纤维化诊断带来了新的突破。

在202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婕教授介绍了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评估的最新进展。李婕教授指出,纤维化F3、F4是NAFLD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显著增加肝脏相关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而逆转纤维化可显著减少NAFLD相关肝脏事件的发生。因此,早期识别并防止肝纤维化进展对改善NAFLD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无创评估手段包括血清学标志物、影像学技术和新兴技术等。李婕教授团队还开发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模型,以提高在复杂病例中的诊断准确性。

专家表示,这些突破性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诊疗体验,减少传统组织活检带来的风险和不便。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这些技术有望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首选方法,为全球数亿慢性肝病患者带来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