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的金瓜子:皇帝的特殊赏赐与权力象征
甄嬛传中的金瓜子:皇帝的特殊赏赐与权力象征
在热播剧《甄嬛传》中,金瓜子不仅是皇帝赏赐给妃嫔的珍贵礼物,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金瓜子在清朝时期被视为皇家专用品,拥有它意味着得到了皇帝的特殊宠爱和信任。剧中,每当皇帝赏赐金瓜子时,妃嫔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因为这不仅代表了物质上的丰厚回报,还意味着政治地位的提升。金瓜子在当时的价值极高,甚至可以兑换大量金银财宝,成为了皇权集中和统治手段的体现。通过《甄嬛传》,我们得以窥见金瓜子背后隐藏的深宫秘密和权力斗争。
金瓜子的历史渊源
金瓜子是古代碎金的一种称谓,因其形状类似瓜子而得名。金瓜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最初作为流通货币存在。然而,到了明朝,由于官方禁止金银流通,金瓜子成为达官显贵的专属物品。到了清朝,金瓜子的制作工艺粗糙,大小不一,但正因为其独特性和稀有性,使得它在清朝宫廷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
《甄嬛传》中的金瓜子赏赐
在《甄嬛传》中有一集提到惠嫔沈眉庄重新得到了雍正的宠爱,于是雍正派自己的亲信大太监苏培盛给深眉庄送了不少贵重礼物,而沈眉庄则随手抓了一把瓜子给苏培盛,并淡淡说道:“这点心意就当作请公公喝茶了。”而苏培盛看到这瓜子,却连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这太过于贵重了。”
苏培盛是雍正皇帝的亲信太监,肯定是见过大世面的,为何看到沈眉庄随手赏自己这一大把瓜子,却这么吃惊呢?苏培盛吃惊是因为这瓜子不是普通的瓜子,它叫做金瓜子。瓜子很普通,但与“金”沾边就不普通了。金瓜子是个泛称,是古代对细小的碎金子的一种叫法,与金锞子是一样的。它不仅有瓜子状,还有其他的形状,它是没有固定模具的,而剧中沈眉庄所赐金瓜子就是瓜子状的。
金瓜子的象征意义与价值
金瓜子在清朝宫廷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金瓜子的制作工艺粗糙,大小不一,但正因为其独特性和稀有性,使得它在清朝宫廷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价值。金瓜子在清朝成为皇帝专用,数量稀少,只用于赏赐,成为皇权和恩典的象征。
金瓜子的价值极高,可以兑换大量金银财宝。金瓜子很珍贵,所以对于制作的分量会把捏的很好,一般维持在二三十克的样子,二三十克金瓜子按古代的计量来算也有一两重,一两金子按现在的标准不低于二十万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有一颗小小的金瓜子至少能换不低于20万块钱。
金瓜子与权力斗争的关系
金瓜子在清朝宫廷中不仅是赏赐之物,更是权力斗争的工具。得到金瓜子证明自己得到了皇帝的赏赐,得到了皇帝赏赐就是证明自己受过皇帝宠幸,是被皇帝恩赐过的人,这是一种荣耀、一种象征,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值钱的贵重物品了。而且可以玩着皇帝天天把玩过的物品,想想就很刺激!
金瓜子的现实价值与文化内涵
金瓜子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金瓜子作为碎金,本是作为货币存在,到明朝清朝金瓜子却丧失了作为货币的职能,不能再流通于市场。到这会儿,金瓜子就彻底变成了只能看不能用的收藏物。无法作为货币成为财富,作为收藏品又略显寒酸。这时的金瓜子可以说是备受冷遇。
直到清朝,金瓜子彻底变为皇帝专用,变成了赏赐之物,变成了皇恩象征,这会儿金瓜子的地位才真正的水涨船高,王公贵族得到它作为赏赐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后宫嫔妃得金瓜子赏赐便恨不得在自己寝宫里裱起来,炫耀给来来往往的丫鬟太监以及其他嫔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