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高血压易致心血管事件,各类降压药服用指南
清晨高血压易致心血管事件,各类降压药服用指南
清晨高血压是指血压在清晨时段异常升高,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研究显示,清晨血压每升高10mmHg,卒中风险就会升高1倍。因此,医生通常建议这类患者在清晨醒来后立即服用降压药,以及时控制血压高峰,降低风险。
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应根据血压的波动特征和药物的持续作用来决定。血压的变化是有昼夜节律的,通常会在上午九、十点钟达到高峰,因此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清晨起来服用降压药最佳,随着药物的吸收,正好应对血压高峰。
比如治疗呼吸道疾病常用的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的制剂,通过揿压阀门,药物借助抛射剂喷出,作用于肺部。这类药品的操作方法大有讲究,喷出的气溶胶有一定的速度,缓慢且深的吸气(一般4-5秒)有助于提高肺部沉积率、减少口咽部沉积,提高药物疗效,绝不仅仅是“喷”一下就完事了。对于这些特殊剂型,建议大家在首次用药前咨询药师,获取正确的操作方法。
此外,有些用药方式可能跟您的常识有偏差。口服药不能用于注射,这个常识大家都知道,但是,片剂并非都是通过口服来发挥药效,还可以外用。像新癀片,既可以口服,也可以外用,甲沟炎患者使用新癀片时应外用,需要用凉开水溶解后敷于患处,如果口服,对于治疗是无效的。更有甚者,错误用药,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甚至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曾有新闻报道,患者误将坐浴用的高锰酸钾片口服,导致消化道严重灼伤。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药品的剂型,从而正确地用药,才能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应根据血压的波动特征和药物的持续作用来决定,让药物在药效最强的时间段和血压最高的时间段重叠。根据药物的起效快慢和维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效药、中效药和长效药三种。
短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一般会在服药后15分钟左右起效,持续时间5~8小时,一天需要服药3次。
中效降压药:起效时间在30分钟左右,药效可持续10~12小时,一天服用2次即可。
长效降压药:服药后0.5~1小时起效,药效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一天服用1次即可。
根据降压药的种类不同,餐前和餐后吃也有区别。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一类药物名字多以“普利”结尾,受食物影响较少,无论是餐前餐后都可以服用,但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这两个药物,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建议在餐前一小时服用。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一类药物多以“沙坦”结尾,服药时间与进食无关,餐前餐后均可。
钙通道阻滞剂:这一类药物多以“地平”结尾,其中西尼地平容易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出现,所以建议在餐后服用,其他药物则不受限制。
β受体阻滞剂:这一类药物多以“洛尔”结尾,其中普萘洛尔与食物同服会导致生物利用度增加,可以在空腹或随餐服用;美托洛尔普通片建议在空腹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氢氯噻嗪、螺内酯建议餐中餐后服用,呋塞米则不受饮食限制。但为了减少夜尿,一般建议早晨服用利尿剂。
α1受体阻滞剂:这一类药物多以“唑嗪”结尾,其中特拉唑嗪建议睡前服用,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风险;阿呋唑嗪控缓释片建议晚饭后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血压与一般的血压波动水平不一样,容易出现夜间高血压,这一类血压又被称为“反勺形高血压”,比如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较为容易出现这种血压类型,这一类高血压患者晚上吃降压药比较好。另外,清晨高血压的患者也可以在睡前吃降压药,有助于控制清晨血压高峰。
服用降压药的时候有不少注意事项,这两个原则一定要谨记,避免因为不当的服药方式而影响健康。
1、动态监测血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通过动态监测血压来明确自己的服药时间。建议服药前一天进行24小时监测,之后选择高峰前2~3小时服药。一些没有条件24小时监测血压的人,也可以在一天中选择4个时间点,每6小时测量一次、连续测量3天,掌握自己的血压波动,得出最佳的服用时间点。
2、降压药漏服了:如果是短效降压药,建议及时补服,服用后要及时测量血压,出现头晕、胸痛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但如果是长效降压药,漏服后要先测量血压,如果血压正常偏高一点点的话,则可以不用补服。如果血压升高很明显的话,则建议补服。
3、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要避免与多虑平、地高辛、利福平、抗心律失常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左旋多巴等药物联合服用,否则会让药物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甚至会给健康带来毒副作用。
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但降压药的种类有非常多,患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呢?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避开这三种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诱发一系列并发症。
1、短效“地平”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普通片,在服药后的确可以让血压快速下降,但降压波动幅度过大容易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一些患者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等不适,甚至会下肢浮肿。目前,硝苯地平缓释片和控释片已经取代硝苯地平普通片。
2、复方利血平片:这类药物会给神经带来较大损伤,同时会增加肝肾代谢负担,在服药前一定要谨慎。且该药的作用十分单一,除了降压外不会起到任何保护作用。
3、复方罗布麻片: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药物,价格也很便宜。但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复发罗布麻片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包括有头晕、心慌、胃痛等,长期服用还会带来心脏毒性、尿酸升高以及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狼疮样皮肤改变。
今年58岁的吴女士,家族内有高血压病史,近几年来她的血压一直不太稳定,尤其是近半年来工作压力特别大,她的血压一直下不来,经常感觉头晕、头疼。去医院后,医生给她开具了2种降压药服用。
服药后,身体的不适症状缓解了不少,于是她对吃药就没那么上心了,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最近一次的复查,发现血压又升高了不少,医生告诉她一定要定时定量服药,不能有一顿没一顿。
回家后,家人得知吴女士的情况后纷纷支招,有人说两种药要早晚各服用一次效果好、也有人说早饭后吃好,这让吴女士有点不知所措,到底该听谁的呢?
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高峰均在觉醒前后4~6 h 。缺血性脑卒中在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在上午7:00—9:00间比其他的时段增加70%。而清晨血压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控制清晨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的来说吧,清晨血压升高对于健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导致清晨血压升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盐摄入量、血糖、吸烟、精神焦虑等。除此之外,清晨血压升高更多见于高血压朋友血压管理不善。这些问题都不是小问题,都需要我们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