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巴金高文秀认证:俗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34: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巴金高文秀认证:俗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是一句流传千年的中文俗语,比喻坏人或品质低下的人说不出好话或做不出好事。这句话最早可追溯至元代戏剧家高文秀的《遇上皇》第一折,其中写道:“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数百年后,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在小说《秋》中再次引用这一俗语,使其在现代文学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巴金在《秋》中写道:“‘还有嘞,我替你说出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淑华调皮地笑道。”这句话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对话,更体现了巴金对这一传统俗语的深刻理解。巴金作为“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中对传统俗语的引用,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示了这些俗语在现代语境中的生命力。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他一生创作了1300万字的小说、散文、翻译、理论等作品,留下了《家》《春》《秋》《寒夜》《随想录》等文学经典,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2003年11月,国务院正式授予他“人民作家”称号。巴金在文学创作中对传统俗语的引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语言表达,也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高文秀与巴金,两位相隔数百年的文学巨匠,通过“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一俗语,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高文秀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其作品《遇上皇》中的这句俗语,不仅展现了元代社会的语言特色,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性善恶的深刻认识。巴金则将这一俗语融入现代小说,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在现代社会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一俗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负责任、恶意或无价值的言论时,这句话常常被用来回应,表示对这些言论的否定和失望。它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品行不端之人的言辞。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一俗语,从元代高文秀的戏剧到现代巴金的小说,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展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比喻,更凝结了中华民族对人性善恶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