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肌桥,华山医院团队实现技术突破
冠脉搭桥术治疗心肌桥,华山医院团队实现技术突破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在心肌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该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潘俊杰及其团队在心肌桥切除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专家团队:深耕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
潘俊杰副主任医师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的骨干专家,拥有多年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经验。他擅长冠心病的精细化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复杂血管病变和高难度支架手术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作为心血管介入中心副主任,潘俊杰副主任医师每年完成各类心脏手术500余例,深受患者信赖。
创新技术:心肌桥切除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解剖异常,表现为冠状动脉被心肌组织覆盖。在心脏收缩时,这种结构会对下方的冠状动脉产生压迫,导致血流减少;而在舒张期,压迫解除,血流恢复正常。虽然大多数心肌桥患者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肌梗死。
针对这一疾病,潘俊杰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积极探索创新治疗方法。他们发现,对于症状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更为有效的选择。其中,心肌桥切除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是目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
心肌桥切除术:精准解除压迫
心肌桥切除术是通过手术方式直接切除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组织,以解除对冠状动脉的压迫。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表明,单纯切除心肌桥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手术后局部瘢痕收缩而继续出现压迫症状,尤其是对于瘢痕体质的患者,术后症状甚至可能加重。因此,心肌桥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对较少。
冠状动脉搭桥术:建立新血流通道
相比之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治疗心肌桥方面展现出更好的效果。该手术通过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取一段健康血管,将其连接到被压迫的冠状动脉下方,从而建立一条新的血流通道。这种手术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脏供血,还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通常需要3到6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被阻塞的动脉数量。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并通过心肺机维持体内的血液和氧气流动。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观察1-2天,整个住院时间则根据康复情况而定。
突破性进展: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潘俊杰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在冠状动脉搭桥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他们通过不断优化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预后。据统计,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中,大多数在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该团队还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他们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年龄、并发症等因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种精准医疗的理念,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造福患者
尽管在心肌桥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潘俊杰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并未止步。他们表示,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探索更多创新治疗方法。同时,他们也呼吁广大患者,如果发现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诊断,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心肌桥这一疾病将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团队的不懈努力,无疑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