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战德国为何放过瑞士?揭秘背后的真实原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16: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战德国为何放过瑞士?揭秘背后的真实原因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接下来,德国的战斗力堪称恐怖:占领波兰全境仅用时36天,占领法国用时39天,比利时18天,挪威23天,荷兰5天,而剩下的丹麦和挪威只能用小时计算。

然而,德国这个疯狂的战争机器,却对自己南部的小国瑞士网开了一面。不仅未使用一兵一卒,甚至连瑞士政府的意识控制都没有开展,放任瑞士政府的民主化改革进程。德国究竟是出于哪些考虑而没有进攻瑞士呢?瑞士又做了什么让自己能够免于战争之灾呢?

01

瑞士的中立政策与历史背景

瑞士能够避免被卷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对于德国有着很重要的金融价值,这一点是欧洲其他国家比不了,同时也替代不了的。战争,实际上比拼的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这些落到实处比拼的还是经济实力。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瑞士很可能利用其在欧洲特殊的金融地位,为德国在二战期间进行了战争融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华盛顿金融会议上就曾详细的披露此事,其中有很多来自德国的原本金融档案,其中记载了自1938年至1942年期间,瑞士国家银行向德意志联邦银行购买了大约6.5亿法郎的黄金。

购买这些黄金所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美元和英镑,这笔钱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德国用这些在欧洲其他国家掠夺来的黄金,拿到瑞士换成了市场上紧俏的美元和英镑。可以说瑞士间接为德国进行了战争输血。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瑞士的中立地位是德国金融白手套的最佳人选,让瑞士保持中立远比占领瑞士的收益更大。

1943年6月,盟军在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投降,当时的美国政府便向瑞士施压,要求瑞士银行家协会,通过决议公开意大利高级官员在瑞士的存款情况。

面对美国的压力,瑞士选择了硬刚,这场斗争一直持续到了1946年,瑞士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公开了一部分德意两国高级官员的寄存财产情况。或许因为寡头的大量存款,才让德国和意大利放弃了进攻瑞士的想法。可以说瑞士能够留存,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金融领域的特殊地位。

02

德国的战略缓冲需要

从欧洲地图来看,瑞士的位置位于意大利北部,德国的东南部。瑞士的境内有欧洲最高的阿尔卑斯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这也是他作为永久中立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早在1000多年前的罗马帝国与迦太基帝国战争期间,这里就被罗马帝国作为北部最主要的天然要塞,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一路攻城掠地但也被阿尔卑斯山的天然屏障所阻隔,始终没能打进罗马帝国核心区域。

复杂的地势一方面可以阻挡外界的进攻,另一方面也是其他邻国天然的安全屏障。

这里西邻法国、北靠德国、东接奥地利、南挨意大利,是各国天然的安全屏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亲密。由于有一战期间的突然倒戈行径,意大利并不被德国信任,另一方面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墨索里尼也与希特勒也有着很大的分歧。

1938年3月14日至3月15日,希特勒一手主导了“慕尼黑协议”。将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并入了德国。

根据墨索里尼的战后回忆录,当时德国并没有与意大利事先沟通,而墨索里尼对这一提议也是提反对意见的,他最大的担心是德国的触角伸到亚得里亚海沿岸,届时会直接威胁意大利。

所以两国之间构建一个战略缓冲区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在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就更为重要了,盟军始终没有从南面进攻德国本土而是选择绕路从西侧进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瑞士的复杂地形是德国天然的安全屏障。

正是因为地形位置的特殊性和大国之间博弈的需要,才让德国将瑞士作为了天然的安全屏障,在二战期间得以独善其身。

03

瑞士自身的军事力量建设

除了前文说到的两个原因外,瑞士能够被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基于自身充分的准备。

1939年,在德国正式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后,瑞士联邦主席菲利普艾特便发表了一篇国际形势广播讲话,3月20日,瑞士开始正式发动了全国总动员。

1939年3月25日,瑞士通过了一系列的军队整编法令,开始在紧邻德国的阿尔卑斯山一侧修建大规模防御工事,并对旧的设施进行加固。此外还通过了高达10亿法郎的国防军事预算。

除此之外,瑞士还将辅助兵义务年龄从最高48岁提高到了60岁。全国范围内动员的兵力达到了64万人。

瑞士的山地部队一向是欧洲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当时也得到了加强。

慕尼黑事件后,瑞士正式确立了对德防务机制,其中最主要的特点便是保证灵活性。当入侵军突破边境防御和第二道防线时,瑞士会依托阿尔卑斯山的险要地势扼守要道阻击对手。

康涅茨湖、日内瓦湖以及瑞士高原的地势,天然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开展作战行动,可以说是德军闪电战的天然克星。

准备得当,再加上天然的优势,让瑞士即便面对战争,也有一定游走回旋的余地。

再结合前面两点因素,德国最终放弃了进攻瑞士,转而将其为己所用,成为其战争机器运转的一个辅助机构。

瑞士的自保看起来更像是小国自保艺术的极限,他也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在战争环境下小国该如何自保。或者说与人打交道时我们处于劣势地位该如何与他人相处。

瑞士向我们展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