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寺振风塔:72米高塔守护长江,见证千年文化传承
迎江寺振风塔:72米高塔守护长江,见证千年文化传承
近日,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的几位专家专程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探访了这座被誉为“中江第一刹”的千年古刹——迎江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迎江寺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千年古刹,历经沧桑
迎江寺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最初名为万佛寺。据史料记载,该寺在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邑绅阮自华募资重修并扩建,明光宗赐名“护国永昌禅寺”。历经战乱与重建,至清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定名为“迎江寺”,并沿用至今。
建筑瑰宝,匠心独运
寺内建筑布局严谨,中轴对称,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振风塔、毗庐殿和藏经楼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的振风塔。该塔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高达72.74米,位居全国108座砖石结构古塔中第二名。塔身白色,气势雄伟,是安庆市的象征性建筑。
振风塔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一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塔内结构复杂,设计独特,采用迷津手法,游客登塔时容易迷失方向。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还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说,当年日寇侵犯安庆时,正是因为振风塔的迷津设计,才使得藏于塔内的一些珍贵史料、书籍免受破坏。
文化传承,影响深远
作为禅宗临济宗的重要寺院,迎江寺在佛教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寺内藏经楼珍藏大量佛学典籍及文物,包括明光宗敕赐的《妙法莲华经》等。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守望长江,导航引渡
振风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更曾是长江航道上的重要标志。古时,70余米的振风塔是城市中的最高建筑,发挥着灯塔导航的功能。无论顺流而下还是溯江而上,船只只要能望见塔身,就能确保航行安全。这种独特的功能,使得振风塔成为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与传承
近年来,迎江寺得到了妥善保护和修缮。2006年,振风塔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目前,寺院对外开放,游客可购买香火券(10元)和登塔票(10元)入内参观。开放时间为全天,交通便利,可乘坐多路公交车到达。
此次探访,专家们不仅被迎江寺的建筑之美和文化内涵所震撼,更对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表示赞赏。作为安庆古城的文化瑰宝,迎江寺不仅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也是游客感受徽派建筑魅力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景点。它见证了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沧桑,更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