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公园20分钟&7000步:双管齐下调节情绪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32: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公园20分钟&7000步:双管齐下调节情绪

近期,“公园20分钟理论”和“每日7000步”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研究表明,每天在公园待上20分钟以及每天行走7000步,都能够显著改善情绪,减少抑郁症状。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学生党,都可以利用这两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来调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专家们也一致认可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将其视为对抗现代生活压力的重要手段。

01

公园20分钟效应:科学依据与实际效果

“公园20分钟效应”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坚实的科学依据。2020年,美国亚拉巴马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伯明翰市3个城市公园中招募了98名成年游客,通过问卷调查和计步器记录,发现游客在游览公园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改善,情绪状态和生活满意度都有所提升。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在2023年进行了第二次研究,这次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还增加了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76.7%的参与者在逛公园后感到更加快乐,心理健康评分从进公园前的平均35.82分升至39.18分。更为重要的是,78.3%的参与者在逛公园后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平均降幅达到27%。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只要在公园中停留21.8分钟以上,就能检测到人体皮质醇水平的降低。

02

每日7000步:降低抑郁风险的科学证据

走路步数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最新研究发现,每天走5000步就能显著降低抑郁症状,而当步数达到7000步时,抑郁风险更是降低31%。这项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每天每多走1000步,抑郁症状的风险就会降低9%。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研究还表明,走路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痴呆和某些癌症的风险。2014年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走路可以激发创造力,在176名学生的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到走路可以让人创造力提高60%。

03

运动调节情绪的科学原理

运动改善情绪的机制是多方面的。运动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这种天然的化学物质,它能提升幸福感。同时,运动还能帮助人们转移注意力,摆脱消极思维的困扰。此外,运动带来的成就感和社交互动也是提升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活动。即使是短时间的运动,如每次10-15分钟,也能积少成多,带来健康益处。

04

如何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并不需要复杂的计划。一些简单的技巧就能帮助你轻松实现目标:

  • 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到目的地
  • 利用楼梯而不是电梯
  • 在会议间隙进行短暂的步行
  • 将运动与听播客或打电话等其他活动结合
  • 在家附近进行园艺或洗车等轻度体力活动

专家建议,设定合理的目标是关键。不必一开始就追求每天1万步,可以从实际出发,逐步增加运动量。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将其作为帮助自己改善情绪的工具,而不是一项任务。

如果你经常运动但抑郁或焦虑症状仍然严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运动和身体活动是缓解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有效方法,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每天在公园驻留20分钟,每天行走7000步,这两个简单易行的方法,不仅能有效改善情绪,还能为忙碌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不妨从今天开始,让自然和运动成为你情绪管理的得力助手,让心情焕然一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