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内向者社交秘籍:荣格&Korhonen教你从容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内向者社交秘籍:荣格&Korhonen教你从容应对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742198796818898
2.
https://m.36kr.com/p/2894578549693314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3QN8700528ERVF.html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1573426
5.
https://www.womenshealthmag.com/tw/mental/relationship/a62782877/wallflower/
6.
67625f230000000013019a64
7.
6763fae4000000000900ef0e
8.
676174c30000000013018f01
9.
675c35c20000000002024afc
10.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9%82%81%E7%88%BE%E6%96%AF-%E5%B8%83%E9%87%8C%E6%A0%BC%E6%96%AF%E6%80%A7%E6%A0%BC%E5%88%86%E9%A1%9E%E6%B3%95

“我不是不愿交谈,只是没有强烈的需要去社交。”——这是内向者常被误解的真实心声。在内向者的世界里,社交不是一场轻松的游戏,而是一场需要精心准备和应对的挑战。幸运的是,通过学习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理论和借鉴芬兰插画师Karoliina Korhonen的经验,我们可以找到适合内向者的社交技巧,让每一次社交都成为一次愉快的体验。

01

内向者的能量获取方式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指出,内向者倾向于从内部获取能量,他们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远离社会的喧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世界和寻找内心的宁静。相比之下,外向者通过与人交往、参与社交活动来获取能量。

内向者看似静如止水,表面上无波无澜,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正在不断地变化和成长。而外向者则活力四射,行动迅速,常常出现在各种热闹场合,有时他们的活跃甚至会让人感到不适。正是这种充满活力的性格和深度的社交活动,为外向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02

社交前的准备技巧

设定具体目标

社交场合对所有内向者来说,就像是战斗、照妖镜、不得不参加的整人节目,你会在事先花一个星期焦虑、纠结、思索着要怎么逃避。《内向企业家》的作者贝丝·伯洛(Beth Buelow)建议先想好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想获得什么样的经验、想练习什么样的技巧等等,无论 是想知道业界讯息或想练习如何维持自信和强力握手,在心里先设好目标。这种目标不用太远大,但最好要够具体,例如:今天要认识一个陌生人、换到一张名片。太大的目标只会让自己更却步,而不具体的 目标则无法评估成效。设定合理、可评估的目标,加上达成后的成就感,就会形成正向循环。

照顾好自己

参加社交活动非常需要能量,建议活动前 后都要多休息。另外,需要活动前暖身的人,也要早点到 场暖身,以我为例,每次参加陌生场合的活动,我都会提早至少半个小时到 场,除了可以事先熟悉环境、了解流程,让自己有些心理准备外,主要是可以找 个不受打扰的庇护所(例如洗手间)整理仪容、对镜子练习微笑、自我催眠。就像进入游乐 园鬼屋,只要知道鬼会在哪里出现,并相信自己的勇气可以克服一切,问题就简单多了。

知己知彼

参加社交活动前可以“先狗仔”,噢,我是说上 网搜寻一下参加者的背景,同时也要准备好介绍自己的方法,像是三十秒的电 梯介绍(elevator pitch),例如“我是某某,与某某人在某某公司上班,我主要负责什么样的业务,最近在忙(或目标是)什么什么。”赛门·西奈克(Simon Sinek)在其著作《先问,为什么?》中说,“我们没办法跟有影响力的人连线,就是因为我们讲太多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但人家真正会有兴趣的,是你为什么要做。”

先想好“如果续摊……”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但如果正和大人物或正妹聊到兴头上,你 应该不会想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吧?那你就要先做好功课,在恰当的时 机说:“附近有家很有特色的咖啡厅,要不要一起去看看?”会比直接要LINE账号更有乘胜追击的效果。我们知道,内向者没办法像花蝴蝶般满场飞舞,掌握眼前的机 会比漫无目的地乱抓对我们来说更有效益。

找好撤退的方法

无法优雅退场,一定 会毁了整晚的努力。作家罗莉·希格提醒:“事先想好离开的话术,甚至先安排好暗桩在某个时间打电话来拯救你离开现场。如果是搭别人的车去,身上记得带点钱,想离开时可以自己搭计程车。”

穿着亮眼但不夸张

有人 说:“要成功,就要比别人多百分之十的努力。”参加社交活动也是,Real Men Real Style形象顾问公司执行长Antonio Centeno就建议:“要比在场其他人穿的好看百分之十。”不要跟人家差不多,不然很难显得亮眼;但也不要穿得太夸张,只 会把大家都吓跑。此外,还要注意名片有没有带够、LinkedIn履历档案更新没、手机是不是充饱电。

03

社交中的应对技巧

慢慢融入

不需要强迫自己非得光芒四射地出现在会场中(这通常由青春电影里女主角负责)或到处寒喧握手(这任务属于总统候选人)。你只需要用自己感觉舒服的节奏,慢慢地用一个微笑、一句招呼或关心问候融入会场,逐步熟悉气氛、环境,便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准备好口袋话题

作家唐·盖伯(Don Garber)在《话怎么说》一书中建议:“先准备好一些自己聊得来的话题,例如最近在看什么书、去过的 好餐厅或放假时发生的趣事。对商务人士来说,出差经验(如异国的天气与食物)、工作心得、产业现况都是不错的话题。”记住,这些都是垫档用的口袋话题,你可以从开放式、最好可以带出共同话题的轻松主题下手,像是:“你 怎么知道今天这个活动的?”或先聊些自己的事,让对方顺着接话。

主动帮忙

可以主动询问主 办单位或主人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像是装设电脑、测试投影片、协助报到或准备饮料等,“帮忙”永远是我最喜欢的参与方式。另外,可以试 着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与其一直想“好无聊、好痛苦、好想走”,倒不如注意会场中、谈话圈中的宾 客都舒服尽兴,并尽量用微笑、点头、眼神接触表示支持与倾听,也许还可以顺便解救另外 一个内向者。

聚焦在小组合对话

一对 一到一 对三是最适合内向者的人数,与其在一大群人中找到自己的声量,小团体的对话更适合内向者。如果想加入一个已经在进行的对话,不要贸然插入,只要慢慢地靠近谈话的小圈圈,大家通常会自动让出位子给你,此时再找时机自我介绍或表示意见即可。记得,你的重点应该放在“建立有意义的链接”,而不只是在 这几小时内收集到几张名片。顾问Ilise Benun提醒内向者应该在气力放尽离开前,并记得在离开前说:“谢谢您的分享,今天很开心认识您,让我们保持联络。”画下优雅句点。

04

社交后的跟进技巧

建立追踪行程表

对内向者来说,书面联系比正面社交容易一些,最困难的部分都过了,没道理在 这关放弃。建议活动结束后,马上将名片分门别类整理好,根据对方的产业、职 位、与自己职涯的相关度、说话投缘程度等,设定多久要与对方联络一次,以及如何联络。

05

结语

内向者并不需要强迫自己成为外向者,而是要学会如何在社交中找到自己的节奏。通过设定具体目标、照顾好自己、知己知彼、准备续摊计划和优雅退场等方式,内向者可以在各种社交场合中表现得更加从容自如。记住,每一次社交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必害怕犯错或表现不佳,每一次与他人的互动都是宝贵的练习机会。从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开始,尝试展开简短的对话,逐渐积累经验与自信。学习观察他人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话题选择,让交流更加顺畅自然。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你会发现自己在社交中的应对越来越自如,话语如丝般顺滑流淌,与他人的连接也越发紧密稳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