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琅琊台遗址:秦始皇的东巡圣地焕发新生
探访琅琊台遗址:秦始皇的东巡圣地焕发新生
琅琊台遗址,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沧桑的古老遗迹,如今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青岛十大文化遗址之一,琅琊台遗址不仅见证了秦始皇三次登临的壮丽景象,更在现代保护措施下焕发新生,成为展现青岛历史城区新魅力的重要窗口。
千年古迹:秦始皇的东巡圣地
琅琊台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占地面积达5.88平方千米。其历史可追溯至周元王四年(前472年),当时越王勾践初筑琅琊台,用以祭祀和观海。然而,真正奠定琅琊台历史地位的是秦始皇的三次登临。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东巡至琅琊台,被这里的壮丽海景所吸引,下令在此构建高台,并迁徙三万户百姓于此,免除十二年赋税。此后,秦始皇又在二十九年(前218年)和三十七年(前210年)两次登临琅琊台,每次都停留数月之久。
考古新发现:揭秘秦始皇的国家工程
2019年10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琅琊台遗址展开首次正式考古发掘。经过数年的努力,考古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考古发掘揭示了琅琊台遗址“大台”主体为秦汉时期的高台建筑基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夯土基址体量巨大,夯筑质量极高,发现了登台踏步、台下房间、排水设施及院落门址等重要遗迹。特别是出土的夔纹瓦当和龙纹踏步空心砖,这些只有在秦始皇行宫和秦始皇帝陵中才可见到的建筑构件,进一步证实了琅琊台遗址的皇家身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指出,琅琊台遗址的发掘成果表明,这里不仅是秦始皇东巡的重要驻跸之地,更是秦帝国在东方的重要礼仪中心。遗址中发现的排水系统设计精良,显示出秦代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这些发现不仅为秦汉考古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秦始皇时期的国家工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保护与传承:历史遗迹的现代新生
2013年5月,琅琊台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其保护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近年来,青岛市加大了对琅琊台遗址的保护力度,不仅完成了多项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还积极推进遗址的保护性展示工程。
在保护更新过程中,琅琊台遗址不仅注重文物本体的保护,还充分考虑了遗址的展示和利用。通过科学的保护措施,遗址的历史风貌得以重现,同时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参观环境。琅琊台遗址的保护工作,不仅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为青岛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树立了典范。
游览新体验:古今交融的文旅胜地
如今的琅琊台风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游客可以沿着当年秦始皇走过的“御道”登临琅琊台,感受秦始皇向往海上仙山的心怀。站在观海平台上,极目远眺,碧波万顷,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景区内还设有秦兵马俑布阵馆,展出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同等大小的复制品,让游客在青岛就能领略秦朝的雄浑气势。此外,景区周边配套完善,有多家酒店、民宿和海鲜餐厅可供选择,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住宿和餐饮服务。
琅琊台遗址的保护更新,不仅让这座千年古迹重焕生机,更成为展现青岛历史城区新面貌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游客既能领略秦始皇东巡的壮丽场景,又能感受现代保护措施带来的全新体验。琅琊台遗址,正以它独特的历史魅力和现代风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这座城市的千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