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诱导好评致评分失真,平台多措并举打击虚假评价
商家诱导好评致评分失真,平台多措并举打击虚假评价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分享了类似的经历:餐饮店采用赠送菜品或给予优惠的方式刷出"五星好评",但菜品质量却不够"走心"。这种现象引发了年轻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甚至有人开始认为"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
近期,"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广泛讨论。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商家通过"赠送礼物"、"替代用户写好评"等方式干扰消费者撰写真实评价的行为日益猖獗。
点评类App原本是众多消费者"选择困难"时的重要帮手,但当前"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的现象,以及高分网红餐厅存在好评率失真的现象,让消费者产生了信任危机,对商家的评分和评论产生怀疑。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点评类App和商家宣传失去信任,影响整个生活服务行业的发展和信誉。
平台的应对措施
针对这种现象,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介绍,无论代运营公司还是个人,私下组织以"免费奖品"等手段干涉用户主观评价的活动,均不被平台官方所允许。对于其他"刷好评"、"刷单"等虚假行为,平台也利用技术能力,持续建设和完善评价筛选体系。
2023年,平台陆续对产品和规则进行升级迭代,针对"诱导好评"等商户干涉用户评价星级行为做严厉打击;投入上百种风控模型,对商户违规行为进行主动识别;同时提供畅通的举报通道,接受群众对平台商户刷评价行为的投诉和监督;结合电话回访、线下风险排查等方式,确认商户的违规行为,及时对违规商户进行处罚,确保平台的公信力。
2024年1月,大众点评进一步更新《美团商户评价诚信管理办法》,对"要求用户写好评并引起反感"、"替代用户写好评"等严重影响用户评价真实性的行为加重处罚力度。
"好评返现"现象屡禁不止
"好评返现"是网络经营者为了获取较好评价,以返回少量现金或给予购物优惠等方式诱导消费者作出"好评"的行为。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下称"广东省消委会")于今年9—10月期间,组织开展了"好评返现"调查,涉及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美团、饿了么等主流电商平台,收到482条"好评返现"案例线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8%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消费中遇到过"好评返现"现象,其中有53.6%表示经常遇到,主要出现在电商平台,包括综合型的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平台、社交型电商平台及外卖平台。
综合来看,目前随商品一起寄"好评返现"卡最为常见。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要想"返现",往往还要满足商家很多其他条件与要求,如评论内容要走心,要晒图或视频,关注店铺等,甚至还有客服直接提供评论文案让消费者复制粘贴,消费者自己写的不能获得返现。同时,商家还会特别提醒,晒图不要拍到"好评返现卡"且聊天中不要提及"返现"。从商家"返现"内容和形式来看,"返现"除最常见的现金红包外,还有赠送优惠券、送赠品、赠送积分等。
广东省消委会发出提醒
广东省消委会提醒,经营者采取"返现"等手段诱导消费者"好评",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而且扰乱正常网络消费市场经营秩序,对信用评价体系造成破坏,涉嫌不正当竞争。
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广东省消委会已第一时间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约谈,要求并指导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规则,加大对"好评返现"的处罚力度,监督问题商家整改,确实提升网络经营者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