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莱山街道创新“1234”工作法,成功化解6030起纠纷
福莱山街道创新“1234”工作法,成功化解6030起纠纷
“您好,我是静海社区的网格员,关于您反映的楼上住户改动厨房下水管道导致污水外溢的问题,我已经与楼上住户进行了多次沟通。经过协商,楼上住户同意承担维修费用,并承诺尽快修复。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这是福莱山街道静海社区网格员日常工作中的一幕。在这个社区,网格员们每天穿梭于楼栋之间,倾听居民诉求,化解邻里纠纷,成为维护社区和谐的重要力量。
“1234”工作法:矛盾纠纷化解的福莱山模式
近年来,福莱山街道积极探索矛盾纠纷调解新路径,创新推出“1234”工作法,即“一个中心、两级互联、三支队伍、四大保障”,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一个中心”是指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通过健全审核登记、梳理分类、精准指派、督察督办等流程,建立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据统计,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调处各类纠纷6030起,成功率高达99.3%,群众满意率达100%。
“两级互联”则强调街道与村(居)的联动,整合社区服务中心、派出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调解模式。
“三支队伍”包括专职调解员、专业法律团队和社会组织,共同构建多元化解纷体系。街道聘任4名专业调解员,组建37名村居法律顾问团队,并与5家社会团体合作,形成强大调解合力。
“四大保障”从组织、机制、经费、考核四个方面,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坚实支撑。街道制定多项工作制度,设立三级调解机构,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网格员: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在静海社区,网格员是连接居民与社区的重要纽带。他们不仅负责日常巡查,还承担着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多重职责。
例如,在处理玉财公寓外围网点的残破区域问题时,网格员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最终争取到小区施工队的免费修缮,消除了安全隐患。在海琴湾小区流浪猫问题上,网格员通过多方协商,成功将猫窝转移至隐秘角落,并设置宠物共享公厕,妥善解决了邻里矛盾。
“信托制”物业:重塑邻里信任的新模式
为破解传统物业管理中的信任困境,福莱山街道在静海阳光海岸小区试点推行“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这一创新模式以“以收定支、质价相符”为原则,将物业费、公共收益等纳入全体业主共有基金,通过信托制合同、双密码账户等制度设计,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可查。
静海阳光海岸小区业委会主任杨家志表示,“信托制”物业模式重塑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信任关系,明确了业主利益优先的原则,使物业真正成为业主利益的忠实受托人。这一模式得到了小区居民的广泛认可,为改善邻里关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开辟了新路径。
福莱山街道通过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发挥网格员作用以及推行“信托制”物业等措施,有效化解了大量邻里纠纷,构建了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这一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