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十一消费狂欢:情绪价值与羊群效应下的理性消费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十一消费狂欢:情绪价值与羊群效应下的理性消费指南

引用
新浪网
8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1-08/doc-incvixhk8737687.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20602909_121956422
3.
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04314.html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11/13/nw.D110000renmrb_20241113_1-07.htm
5.
https://www.fmprc.gov.cn/wjbxw_new/202408/t20240809_11468602.shtml
6.
https://xlzx.ouc.edu.cn/2024/1202/c26904a489979/page.htm
7.
https://td.fyun.cc/detail/2fb4c116cca2eea0f90d91d635b3f134f45b9aba.html
8.
https://venus.tw/%E9%9B%9911%E8%B3%BC%E7%89%A9%E7%AF%80%E7%9A%84%E5%BF%83%E7%90%86%E5%AD%B8%EF%BC%9A%E7%82%BA%E4%BB%80%E9%BA%BC%E6%8A%98%E6%89%A3%E8%AE%93%E4%BA%BA%E5%BF%8D%E4%B8%8D%E4%BD%8F%E5%89%81%E6%89%8B%EF%BC%9F/

“双11”前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启预售模式,直播带货、优惠券、满减活动轮番上阵,吸引消费者“剁手”。根据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4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显示,今年有超过90%的年轻人参与了这场购物狂欢,其中40%的人倾向于为“情绪价值”买单。那么,为什么双十一会有如此大的魔力?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双十一背后的消费心理学。

01

情绪价值:购物的隐形驱动力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购物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释放压力、获取快感的一种方式。当看到心仪的商品以优惠的价格入手,或是通过精心挑选后买到满意的产品,下单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往往令我们沉迷其中。而双十一购物节,更是将这种购物的情绪体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预热阶段的种种悬念到活动当天的各种促销活动,无一不在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神经,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全民参与的热闹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购物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更成为了一种社交活动,一种情绪的共享。大家通过分享购物心得、交流优惠信息,共同享受着购物带来的乐趣与刺激。

02

羊群效应:跟风消费的隐形推手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的营销策略往往能引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打开购物APP,满眼的“限时抢购”、“前XX名免单”、“销量过万”的字眼,是不是已经开始让你心跳加速,手指不自觉地滑动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爆款”?

社交媒体上,好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购物车截图,讨论着哪些产品值得入手,哪些优惠券不能错过。这种氛围下,你是否也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加入了这场“跟风”大军,甚至有时候购买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羊群效应”,即个体在群体行为或意识的影响下,倾向于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以此来减少自己的选择焦虑和决策风险。虽然羊群效应能快速传播优质商品信息,帮助我们快速筛选,但其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过度消费、资源浪费,甚至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让本该是享受生活的购物节成了负担。

03

借三不借二:理性消费的古老智慧

面对双十一的消费热潮,如何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避免过度消费呢?这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一句古老的民间俗语:“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穷”。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蕴含着古人对借贷关系的深刻理解,也能为我们的消费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

“借三不借二”指的是在三种特定情况下可以考虑借钱给他人:子女教育、医疗救助、红白喜事。而在两种情况下坚决不能借钱:违法犯罪、嗜赌成性。这种区分“急”与“穷”的智慧,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消费决策。

在双十一期间,我们可以将“借三不借二”的原则转化为理性消费的指南:

  1. 区分“需要”与“想要”:就像“借三不借二”区分“急”与“穷”一样,我们要学会区分真正的需求和一时的冲动。例如,为孩子的教育投资、必要的生活用品等是“需要”,而一些非必需的奢侈品、冲动购买的物品则是“想要”。

  2. 制定预算,量力而行:双十一的优惠虽多,但你的钱包却有限。在购物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既不会让自己感到压力,又能满足真正需求的预算,并将其分配到所需的各类商品上。这样,即使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诱人的折扣,你也能坚守预算,防止过度消费。

  3. 列出需求清单,拒绝“种草”诱惑:拿出纸笔,或是打开你的记事本,写下你真正需要的物品。避免被社交媒体上的“种草”文章、直播带货所左右,坚持自己的需求清单,让每一次点击购买都出于内心的真实需求。

  4. 比较研究,合理选择:在购买商品前,可以比较多个平台或店铺,仔细查看商品详情、用户评价、产品参数等信息,特别是要关注差评和投诉以获取更全面的商品信息。对于高价值或专业性强的商品,也可以查阅专业评测文章或视频,以获取更专业的购买建议。

  5. 警惕营销陷阱:面对各种营销话术,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限时”、“限量”等字眼轻易打动,理性分析商品的实际价值和自己的真实需求。

  6. 保护个人信息:在购物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警惕来历不明的优惠信息或链接,谨防上当受骗。

双十一是一场购物盛宴,更是一次消费心理的考验。让我们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能保持一份理性,让消费真正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成为负担。记住,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如何在欲望与理智之间找到平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