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建,苏州北站将成最大高铁枢纽,年发送旅客超3300万
2025年开建,苏州北站将成最大高铁枢纽,年发送旅客超3300万
苏州北站改扩建工程已进入开工倒计时。根据最新消息,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苏州北站站房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初步设计已获国铁集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预计将于2025年2月底开工建设。这一重大工程不仅将极大改善苏州市民的出行体验,还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能级的全面提升。
战略要地:长三角“十”字发展轴枢纽
苏州北站位于苏州大市几何中心,是国家高铁“八纵八横”大动脉京沪线和通苏嘉甬高铁的十字交会处。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苏州北站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进一步向外辐射的桥头堡。按照规划,苏州北站将建设成为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能级:长三角南北向交通新选择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Nantong-Suzhou-Jiaxing-Ningbo High-speed Railway),简称“通甬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这条铁路起自南通市南通西站,利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向南跨过长江后,经过苏州市、嘉兴市,通过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跨越杭州湾海域(跨海29.158千米),进入宁波市,全长310.02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10座车站。
通苏嘉甬高铁的建设将补齐长三角城际交通南北纵向供给短板,并在嘉兴通过苏杭联络线和沪甬联络线与沪昆高铁连通,实现宁波经嘉兴东进上海,苏州经嘉兴西进杭州。这一重要交通动脉的建设,将为苏州北站带来前所未有的交通优势,使其成为长三角地区南北向交通的重要枢纽。
区域发展:带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建成后的苏州北站将使苏州从长三角东西向发展轴重要节点城市迈向长三角“十”字发展轴的枢纽中心城市。在实现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和城市能级提升、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串联“三圈一带”全国经济发展版图及促进区域要素流动、带动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站城融合:打造城市新地标
作为迄今为止苏州建城史上投资最大的交通枢纽项目,苏州北站综合枢纽施工建设体量巨大,站房建筑规模达16.85万平方米。根据规划,苏州北站将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为定位,按照“站城融合、产城融合、环境融合、文旅融合”的建设目标,打造城市新地标。
苏州北站的建筑设计颇具特色。以“水漾姑苏 环秀飞虹”为主题,既有园林底蕴,又融入苏州水文化特征。站房屋面采用波浪形设计,与毗邻的环秀湖呼应,尽显苏州水乡之韵。建筑檐口如苏绣丝线飞舞,又如丝绸飞梭相连,既体现苏州地域特色,同时展现高铁动车飞驰的速度感。
便捷换乘:打造高效交通枢纽
为强化北站枢纽的公共交通支撑、方便旅客出行,引导绿色低碳的枢纽集散模式,根据规划,轨道交通将有4线在此集中换乘,包括2号线、7号线、10号线及14号线。道路交通方面,将打造高铁苏州北站落客快速联络道工程及高铁苏州北站快速联络道东连接线工程,衔接城市快速路及高速公路,构建“外网+内网+地区网”组成的三网合一快速集散系统,从而强化苏州北站枢纽市域辐射能力。
前瞻展望:开启苏州高铁新时代
苏州北站的建设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的建设,更是苏州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抓手。随着通苏嘉甬高铁的建设,苏州北站将真正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为苏州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预计到2027年底,苏州北站将与通苏嘉甬高铁同步通车运营,远期年旅客发送量预计达3352万人次。届时,苏州北站不仅会极大改善苏州市民的出行体验,还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能级的全面提升,助力苏州成为真正的“高铁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