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国制裁升级,A股半导体板块何去何从?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4: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国制裁升级,A股半导体板块何去何从?

近日,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将一家中国公司——算能科技有限公司(Sophgo)列入实体清单,原因是该公司涉嫌向华为转让台积电制造的芯片。这一消息进一步印证了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制裁正在持续升级。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今年10月,华为生产的先进人工智能处理器昇腾910B中被发现使用了台积电代工生产的芯片。台积电随即向美国商务部发出警报,并认为这些芯片是通过算能科技向华为转让的。这一事件让算能科技受到各界关注,也让人对美国如何对此事做出反应而注目。

路透社指出,算能科技是最新一家因为向华为“伸援手”而将受到美国惩处的中国公司。美国商务部本月初宣布将140家中国半导体和人工智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进行制裁,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出口关键科技产品的限制范围。

算能科技是一家中国半导体设计公司比特中国的子公司,而比特中国以设计比特币矿机定制芯片而著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要将算能科技列入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列入实体清单的公司通常被视为其行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构成威胁,因此美国公司或使用美国设备和技术的外国公司在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并获得许可证之前,被禁止向这些受到制裁的公司出口和提供任何技术、设备或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制裁升级的最新动作。12月23日晚,在拜登即将离任之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启动了一项针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业的301调查,旨在检查中国成熟制程半导体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本次调查重点关注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产业(28nm及以上),并审查成熟制程芯片应用于美国国防、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电信、电网等下游领域的具体情况。

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出于对华打压及国内政治需要,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新的301调查。301制度自面世以来,就具有浓厚的单边主义色彩,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反对。商务部发言人进一步表示,美方通过《芯片与科学法》为本国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却指责中方所谓“非市场做法”,渲染中国产业威胁,这明显自相矛盾,完全站不住脚。中国将密切关注调查进展,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权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半导体板块的市场表现备受关注。11月11日,科技股“霸屏”A股,半导体掀起涨停潮,设备、软件、封测环节龙头股纷纷创下历史最高价,芯片ETF(159995.SZ)收涨6.36%,创2022年4月以来新高。科创次新股的表现尤为亮眼,截至收盘,26只半导体股的涨幅超过10%,其中半数股票是最近一年多上市科创板。上海合晶(688584.SH)、晶合集成(688249.SH)收盘均创出历史新高。

从个股表现来看,北方华创(002371.SZ)和通富微电(002156.SZ)续创历史新高,收盘报486.69元、36.87元,以年内最低价计算,股价均已翻倍。通富微电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基金一期”)的早期投资标的,随着股价走高,大基金一期继续回收投资成本,在11月4日—5日减持1517.6万股,按照交易均价计算,套现约4.48亿元。本次减持后,大基金一期持有通富微电的持股数量下降至1.55亿股,占总股本10.26%。

科创次新股的行情表现更为活跃。今年2月上市的上海合晶,主营业务从事半导体硅外延片,发行价格为22.66元,在9月下旬一度跌破13元,此后跟随大盘行情节节攀升,11月8日-11月11日两个交易日,上海合晶连续“20CM”涨停,收报25.12元。去年上市晶圆厂晶合集成11日涨停,10月以来累计涨63.75%,股价报25.48元,创历史新高。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科技型企业的择股具有一定难度,若选择布局相关主题ETF,也能收获超额收益。芯片主题的ETF在本轮科技行情中崭露头角。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截至11月8日的流通规模为295.54亿元,9月以来累计上涨64.84%。另外,规模超过百亿的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的近三个月涨幅均超过60%。

从三季报角度来看,半导体的景气度持续复苏。统计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行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3776.91亿元,同比增长22.84%;归母净利润为257.31亿元,同比增长42.58%。第三季度本是半导体行业的季节性旺季,却在今年呈现“旺季不旺”,显示出市场需求复苏力度有所放缓,上市公司的单季度业绩增速普遍放缓。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半导体板块营业收入为1371.48亿元,同比增长20.88%,环比增加6.09%;归母净利润为97.38亿元,同比增加46.73%,环比下降2.21%;第三季度的净利率为6.86%,同比增加1.38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26个百分点。

其中,设备环节的业绩表现相对出色,第三季度半导体设备是收入同比增速和净利率最高的板块,目前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盛美上海等半导体设备龙头的估值都处在较高水位,未来能否在半导体产业链本土化趋势下维持业绩增速,是支撑其高估值的关键因素。

四季度是半导体的传统淡季,加上西方传统重要节日集中在11月-12月,对于半导体上市公司来说,三季报出炉意味着全年业绩基本盖棺论定。就四季度以来消费电子需求表现,一家半导体设计上市公司的董秘表示:“消费电子相对乏力的复苏态势,阻碍了周期景气度进一步向上演绎。从终端客户和我们调研的反馈来看,暂时没有看到需求强复苏信号,个别AI、HPC品类倒是有比较明确的需求。”

换言之,从业绩角度来看,市场对半导体芯片的估值定价看的是明年业绩预期。11日盘后,中芯国际披露机构调研,公司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四季度是半导体传统淡季,客户审视年初制定的计划,如果没实现的部分,往往减少的量会发生在第四季度,预计四季度整体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有所下降。

谈到2025年国内半导体本土替代的趋势,中芯国际在调研中表示,公司在和客户以及终端客户沟通的定调是,2025年芯片用量高于今年,即明年是成长的。具体来说,AI领域成长性最高,在10%以上;其他领域可能是百分比中到高个位数。目前行业尚未见底、仍然较弱的环节是工业和汽车,如果2025年下半年工业和汽车恢复,整个行业增速会更好一些。

关于行业景气度的复苏节奏,中芯国际提到,整个半导体行业上一次的高峰是2022年的三季度左右,到现在正好是两年,行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全球宏观经济也没有恢复到非常好的状态,因此产能过剩是正常的。如果完全恢复,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会达到85%左右。

财报显示,中芯国际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6.36%,不过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回暖明显,单季度实现营收156.09亿元,同比环比双增长,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56.44%,环比减少6.81%。截至收盘,中芯国际A股报104.98元,总市值8372亿元。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美国制裁升级的背景下,A股半导体板块的短期震荡在所难免。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有望带来利好。投资者应保持冷静与耐心,不被短期消息面左右,关注技术面和市场内部力量的博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