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
玉米粘虫用什么药防治效果好
玉米粘虫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对玉米叶片的严重破坏力,对玉米产量和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掌握有效的玉米粘虫防治方法,特别是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对于保障玉米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玉米粘虫的危害特点
玉米粘虫,学名为Mythimna separata,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暴食性的害虫。其幼虫以玉米叶片为食,能够迅速将叶片啃食成网状,严重时甚至能将叶片吃光,仅留下叶脉,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阻,光合作用减弱,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此外,玉米粘虫还具有迁飞习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扩散,增加了防治难度。
药剂防治的原则
在选择药剂防治玉米粘虫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优先使用农业和生物措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2.对症下药:根据玉米粘虫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选择对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
3.适时施药:在玉米粘虫发生初期或幼虫低龄期施药,此时害虫抗药性弱,防治效果好。
4.轮换用药:为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
常用药剂及其防治效果
生物农药
苏云金杆菌(Bt):作为一种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对玉米粘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它通过产生毒素破坏害虫的肠道细胞,导致害虫死亡。该药剂具有环境友好、无残留等优点,但作用速度相对较慢,需提前施用。
绿僵菌:绿僵菌也是一种真菌类生物农药,能够感染并杀死玉米粘虫。其优点是安全环保,对天敌友好,但同样需要较长的作用时间。
化学农药
氯虫苯甲酰胺:该药剂属于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对玉米粘虫具有极高的活性,且持效期长。它能有效抑制害虫取食,降低害虫种群数量。使用时需注意按照推荐剂量施用,避免过量使用造成药害。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这是一种半合成抗生素类杀虫剂,对玉米粘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其杀虫速度快,但需注意与其他类型药剂轮换使用,以防害虫产生抗药性。
高效氯氟氰菊酯:作为一种广谱性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多种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包括玉米粘虫。然而,由于其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在使用时严格控制用量,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施药技巧与注意事项
1.准确诊断:在施药前,务必准确诊断玉米粘虫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避免盲目用药。
2.科学配比:按照药剂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和配比进行配制,确保药剂浓度适中,既能有效防治害虫,又不至于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均匀喷雾:施药时应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采用背负式或机动式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确保药剂能够覆盖到玉米植株的各个部位,特别是叶片背面和心叶等害虫常聚集的地方。
4.安全防护:施药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药剂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施药后应及时清洗身体和衣物,防止药剂残留。
5.环境保护:施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围环境,避免药剂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施药后应妥善处理空药瓶和剩余药剂,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结语
玉米粘虫作为玉米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其防治工作不容忽视。通过选择合适的药剂、掌握科学的施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粘虫的危害,保障玉米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和推广更加环保、高效的防治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