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宋茗白茶:生态保护与茶产业融合的绿色典范
安吉宋茗白茶:生态保护与茶产业融合的绿色典范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年第二批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名单,安吉宋茗白茶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成功入选,成为湖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安吉宋茗白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也体现了其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示范作用。
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
安吉宋茗白茶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位于安吉农科区古城村宋茗茶博园,总面积达2600亩。走进园区,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红豆杉人工种植林,以及丰富的竹林、香榧、山核桃等植被资源,呈现出竹海、茶海、星海等多重自然景观。据宋茗茶博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束永香介绍,游客在园内漫步,不仅能享受茶香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还能邂逅飞翔的白鹭、穿梭的松鼠和悠哉的黑天鹅。
近年来,该体验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生物资源种类多达43种,覆盖了泛亚热带地区的多个植物品种。园区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并重的原则,引进40余种国内优秀茶树品种,并建立8亩的安吉茶树种质资源库。这些措施不仅为当地的生态保护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安吉白茶的品种改良和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茶产业的绿色转型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园区也在不断推进茶产业的绿色转型。在茶叶品质上追求卓越,探索出一条茶叶加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园区计划通过不断优化茶树栽培模式和加工工艺,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茶叶产品。
作为“中国白茶之乡”,安吉县的茶园面积达6.6万亩,年产茶叶3000余吨,其中“安吉白茶”是全国独有品种,多次获得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并获得全国唯一的茶叶类原产地证明商标。园区的创新实践,为安吉白茶这一茶中极品增添了新的绿色内涵。
生态旅游的绿色实践
除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努力,宋茗茶博园还不断优化旅游资源,打造了丰富的旅游体验项目。园区内的旅游资源涵盖了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气候景观等多个方面,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如九龙山西、五十亩茶园等自然景观,还能体验安吉白茶采摘、红豆杉采摘、竹笋挖掘等亲身互动活动。更有茶文化、历史遗迹和地方特产等多元化旅游产品,并推出了20余项特色研学课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学习与休闲。据统计,宋茗茶博园年接待量已达到30万人次。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安吉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孕育出了独特的竹文化、茶文化、生态文化和昌硕文化,可以说,安吉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大课堂”。近年来,安吉县做大做深“研学+旅游”文章,目前全县共有亲子研学基地(营地)3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9家,半数以上为A级旅游景区,涵盖生态文化、自然科普、农耕体验、传统文化、生物科技、国防法制、数字科技等多元体验课程,塑造了长三角地区“安心研学”品牌。与此同时,推动学校、旅行社和培训机构、文旅企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形成主客共享,协调并进的文化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已推出考古大学堂等150余个精品研学课程,红色研学、考古研学等10余条精品研学线路。
安吉宋茗白茶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成功实践,为茶产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束永香表示,园区将继续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动更多创新项目的落地,助力安吉及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