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黄花菜易致中毒,干制浸泡处理后再食用
鲜黄花菜易致中毒,干制浸泡处理后再食用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是很多人喜爱的食材。然而,近年来多起因食用黄花菜而导致中毒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这种美味食材安全性的关注。最近,杭州一对夫妻因误食公园里的“黄花菜”而中毒,再次敲响了黄花菜食用安全的警钟。
黄花菜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的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会被氧化成有极强毒性的二秋水仙碱。这种物质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成年人一次食入0.1~0.2毫克的秋水仙碱就会引起中毒,而50~100克鲜黄花菜中就能达到这个含量。更令人担忧的是,二秋水仙碱在人体内与蛋白质结合率高达50%以上,并能在人体组织中存留10天左右,导致中毒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那么,如何才能安全食用黄花菜呢?最推荐的方法是选择干黄花菜。因为黄花菜在干制过程中,秋水仙碱的含量会大大降低,食用起来更加安全。干黄花菜不仅保留了鲜黄花菜的营养,还具有更长的保质期。在选购时,应注意挑选色泽浅褐、条长且粗壮的产品。食用前,干黄花菜需要提前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清洗干净即可烹食。浸泡后的水可能会变黄,这是因为黄花菜的花粉溶在了水里,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一定要食用鲜黄花菜,处理方法则不能马虎。首先,需要摘除花蕊,因为花蕊中含有的秋水仙碱含量较高。其次,用热水焯烫后放入冷水浸泡数小时,以进一步减少秋水仙碱的含量。最后,食用时还要确保黄花菜彻底煮熟。需要注意的是,鲜黄花菜不易久存,应尽快食用或按照正确的方法晒干保存。
此外,还需要提醒的是,不要随意采食公园和绿化带中的类似植物。这些地方种植的可能是大花萱草或金娃娃萱草等观赏植物,它们虽然与黄花菜外形相似,但秋水仙碱含量却高出数倍。每年都会出现误采、误食导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因此,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黄花菜,确保食用安全。
黄花菜虽然美味,但食用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保障健康。在选购和食用时,一定要谨慎,切勿因小失大,让美味变成“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