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柚果产业的崛起之路
梅州柚果产业的崛起之路
梅州柚果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乡村振兴。北塘村通过发展柚果产业,建立了220多亩的百果园,预计丰产期每年产值将达到100万元-200万元,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梅州金绿现代农业公司在肉鸽养殖业方面的成功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通过科技创新和品牌效应,推动了“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展现了梅州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梅州柚果产业的崛起
梅州是全国最大的金柚商品基地,面积近30万亩,产量近70万吨,产值近50亿元。金柚作为梅县区农业的主导产业,不仅是柚农的“致富果”,也是助推梅县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梅县区大力实施梅县金柚提质工程,从源头通过科技赋能把控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多元延链强链、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蓄势发力,持续推动金柚品质做优、品牌做大。目前梅县全区柚农5万多户,金柚人均年收入近1万元,占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和主产镇农民人均收入80%以上,金柚已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致富果”。
科技赋能提升价值
由广东梅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全自动柚子分割生产线,通过自主研发的柚子分割全自动生产线,一个个原本被当作次品的柚子被精准剥离成皮、囊、肉、籽等部分,分类送到下游加工企业,用于制作蜜饯、提炼精油、医药生产等深加工领域,实现“变废为宝”。台湾人陈正强和梅州人钟勤生合办的广东梅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梅县区松口镇木子金柚产业园正式揭牌运营了。通过自主研发的柚子分割全自动生产线,一个个原本被当作次品的柚子被精准剥离成皮、囊、肉、籽等部分,分类送到下游加工企业,用于制作蜜饯、提炼精油、医药生产等深加工领域,实现“变废为宝”。
标准化种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毗邻松口的雁洋镇,阴那山脉绵延壮阔,为茶叶、金柚等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优良环境。杨小庆一家经营的绿家园农庄,就在阴那山脉脚下。11月上旬,农庄约40亩金柚进入收获期,杨小庆和儿子杨金炜每天在果园里忙碌,每天要摘七八千斤柚子并做好消毒、保鲜、打包等工作。“金柚是沙田柚经过长期栽培选育后形成的特色品种,保存时间特别长。做好保鲜的情况下,放个半年都没问题,照吃不误。”采摘间隙,杨小庆蹲在柚子树下抽烟休息,和儿子估算了一下今年的金柚收成总量。“估计亩产有1.1万斤左右。”杨小庆说,目前他果园里的金柚田头收购价为1.8元至2.4元每斤,自销包邮大概4元每斤。
农技专家廖国英长期指导绿家园农庄的金柚种植管理,对杨小庆父子的管理水平颇为认可。“他们农庄是标准化种植做得不错的果园,单株产量能达到200斤以上。30年以上的树龄,能够做到稳产、稳品质,价格肯定就会逐年上升。”廖国英介绍,梅县区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种植,用工业思维方式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培育脱毒种苗、建设高标准果园,提高金柚种植管理水平,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病虫绿色防控、无病毒苗木培育、金柚塔型修剪等优质金柚栽培技术;通过组建金柚综合服务队、农机服务队等,为柚农提供农资农机农技一条龙服务,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先进技术奖30多项。
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柚子采摘后,一部分被装车拉到位于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的广东省现代农业(金柚)产业园,进行消毒、保鲜、拣选、包装等工序后,销往全国各地。在这里,约30家专业合作社被吸引进驻。梅县区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是其中之一,其7700平方米仓库位于进园区大门约50米处左侧,一堆堆柚子像小山一样遍布仓库各处。从柚池开始,一条自动传送线把柚子源源不断运输到各个处理点位,依次进行消毒、烘干、拣选等工序。宽敞仓库里,运输线被架设在地面上方约五六米高。一个个圆滚滚的金柚在传送线上蜿蜒前行像列车行驶,前进约150步后被送到门口处的上货区,等待装车发往销售地。
“我们是2014年进驻园区的,第二年就投资了100万元左右,添置了自动化生产设备。”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廖志君做金柚销售业30多年,产品主要销往粤、桂、湘三省。强大的自动化生产技术,极大提升了合作社的产品处理能力。“目前我们出品的还是蜜柚居多,一年总量能做到一千万斤左右,金柚年均七八百万斤,高峰时能做到九百万斤左右。”廖志君说,今年梅县的金柚品质比去年提升很多,目前市场反应较好,他仓库的日均进仓量在20万斤左右。根据大黄村委会的统计,金柚产业园的总存储量约为6000万斤。凭借这一资源,该产业园年均流转销售柚果1.5亿多斤,库存利润实现增值4000多万元,解决了1500人左右的就业,累计产值达3.5亿多元,村民人均收入2.8万元,极大缓解了梅县区金柚主导产业仓储、加工能力不足的短板。
北塘村的柚果产业实践
位于叶塘镇东部的北塘村,毗邻叶塘工业园区,省道225线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作为兴宁市“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核心,北塘村凭借入选首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契机,党群一心,上下联动,不断创新举措,以“小切口”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北塘村整合多方资源,全力推进北塘和美乡村项目,包括文体公园、足球场、篮球场以及一河两带景观建设。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完工,届时将惠及工业园区、圩镇及周边村约2万名群众和务工人员。同时,北塘村已完成《兴宁市叶塘镇北塘村村庄规划(2021—2035年)》提升工作,为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此外,北塘村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依托红宝石柚果园基地,全力打造柚果产业,现有220多亩的百果园,种植泰国晒柚、葡萄、树葡萄、百香果等多种水果,预计丰产期年产值可达100万元至200万元,提供30个就业岗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
金绿现代农业的创新之路
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鸽养殖、产品加工、品牌销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公司现有三个大型种鸽养殖基地,具备供港资质,是国家级和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示范养殖基地。截至2023年,公司种鸽存栏量接近30万对,商品肉鸽年出栏销售量达1200万羽,年营业收入突破2.2亿元,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出口至港澳地区,成为广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肉鸽养殖加工集散地。该公司实行“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户(贫困农户)”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先后与23个原省定贫困村签订合作协议,惠及贫困户1071户3611人,累计分红收益高达784万元。公司还培育了2000多位农户从事肉鸽养殖行业,为合作农户提供了3000万免抵押低息贷款。此外,“兴宁鸽”品牌不断壮大,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预制菜品牌“陈小鸽”获得粤字号农业品牌荣誉。
梅州柚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展现了梅州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梅州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全力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