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家刘斌12年坚持高原公益行,果洛州41名患者重获光明
眼科专家刘斌12年坚持高原公益行,果洛州41名患者重获光明
“多亏了刘医生的精湛医术,让我们不用奔波于外地就重获光明,这份恩情我们永远铭记!”质朴的话语中饱含着无尽感恩。12月14日,晨曦微露,旭日初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病房内满溢着温暖与感激。即将踏上归程的眼科专家刘斌院长,利用出发前的宝贵时间,为术后患者进行复查。临行之际,患者们满怀深情,将洁白的哈达献给刘斌院长。
他们是果洛州首批眼科“追光者”。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果洛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300米,这里虽有雪山、草原交织的壮丽画卷,却也因特殊地理环境与匮乏的医疗资源,让当地群众深陷医疗困境。特别是冬季严寒之际,大雪封路,当地群众外出就医难上加难。这个冬天,上海普瑞公益基金会医疗团队雪中送炭,成为果洛州第一批眼科专业医疗支援团队,眼科专家带着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笑容,毅然踏上这片高原。这场跨越2300公里的“追光”之旅,书写着关于爱与奉献的动人篇章。
刘斌,广州番禺普瑞眼科的医院业务院长,是公益医疗团队的“老熟人”。12年来,刘斌院长先后超过10次走进青海,除玉树、果洛,西藏昌都、林芝、墨脱以及贵州赫章、云南泸西……都留下他做公益的足迹,每一次的援助都加深了他对高原人民的深情。此次,他积极响应号召,随团队前往果洛州。在出发前,刘斌院长与同伴做了充分准备,他们知道高原医疗援助的艰难,但他们更明白,医疗援助是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光明的追寻,这份使命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然而,高原上的医疗援助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冬天雪后的交通不便,气温低至零下,刚下飞机,刘斌院长及同伴便出现高原反应,到达果洛州人民医院后,刘斌院长发现当地医疗资源的匮乏比他们想象中更严重,医院只有一名眼科医生,手术设备不齐全,医疗技术非常落后,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一边不厌其烦的为门诊患者提出治疗方案,一边熟悉了解需要手术的患者情况,同时结合实际病例对果洛州人民医院的医疗团队进行现场带教。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语言沟通也是一大障碍。许多藏族患者不会说汉语,这就需要通过翻译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了解得准确无误。刘斌院长说:“这次,我们遇到了一位病情较重的白内障患者,由于语言不通,我们只能通过当地同事们的翻译来交流。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最终我们还是成功完成了手术。当患者重见光明时,那一刻的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由于当地患者的体型普遍偏大且偏胖,手术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刘斌院长介绍:“有一位患者因为体态问题,驼背较严重,躺下时头部较高,我们必须站着进行手术。虽然这样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我们的体力消耗,但看到患者手术成功后的笑容,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眼科手术精细复杂,操作时需眼、手、脚协同并用,且大多要求医生坐姿完成,以确保精准度与稳定性。但遇到特殊情况时,刘斌院长会打破常规,就像这台全程站立操作完成的手术,被同事们笑称为“罚站”。但这“罚站”背后,实则是刘斌院长精湛技艺与深厚功底的别样彰显。
此次医疗援助中也有非常棘手的病患,刘斌院长遇到了一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这位老人患有心包积液,手术风险极高。然而,面对这样一位高龄且病情复杂的患者,刘斌院长及同伴并没有退缩。他们与上海对口支援医疗队的专家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在手术过程中,他们凭借着默契的配合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完成了手术,为老人带来了新生的希望。当老人术后醒来,看到自己的眼睛重新焕发出了光彩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医生们的手,表达着无尽的感激之情。
有手术成功带来喜悦的同时,也有遗憾。一位13岁的藏族男孩因为当地的风俗原因未能完成手术。“孩子是先天性双眼白内障,其中一只眼睛已经斜视。我们当时是建议孩子家长尽快进行手术,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视力不会得到很好的恢复。”刘斌院长提到这个藏族男孩,语气中充满了遗憾。虽然无法为这个孩子进行手术,但刘斌院长还是尽可能地给予了他们一些建议和帮助,希望他们能够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科学治疗。
这次医疗援助行动,团队共完成了31台白内障、7台胬肉、3台倒睫在内的41台手术。此外,在两天的手术之余,医疗团队还举办了义诊活动,为患者提供了免费的眼科检查与咨询服务。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用专业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治疗建议,让这片高原土地上的患者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刘斌院长介绍:“此次普瑞公益团队的果洛州之行,不仅为当地患者带来了光明,更在多个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意义。”通过手术和义诊活动,团队有效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爱眼护眼意识。许多患者之前对眼疾的认识不足,往往等到病情严重才就医。而此次活动让他们意识到了眼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预防和治疗眼疾。这对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眼健康状况具有长远的积极意义。
“这次援助活动对民族大融合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看诊及手术过程中,我们与藏族患者、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刘斌院长说,他们通过交流和合作,更加熟悉了彼此的文化和习俗,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这种跨越地域和民族的友谊不仅让医疗援助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效,也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友谊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此次援助活动对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刘斌院长及同伴不仅为患者进行了手术,还通过手术带教、眼健康科普宣传等形式,将先进的眼科医疗技术和理念传授给了当地医生。他们耐心地解答当地医生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心得。同时,刘斌院长还建议当地医生在冬季病患少的时候外出学习、进修,并表示普瑞眼科可以提供学习机会和带教服务。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当地眼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诊疗水平,助力果洛州未来的眼科医疗发展。
一直以来,刘斌院长积极投身于眼健康公益事业,将眼科医疗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为众多患者带来光明与希望。他长期致力于眼健康科普宣传,深入基层和学校开展宣讲。刘斌院长发现基层群众对眼疾认知不足,学生缺乏护眼知识。“居民日常一定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注意用眼卫生、控制时间和保证休息;重视定期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眼疾;号召医疗力量助力基层眼健康。”刘斌院长发出倡议,并呼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力量能够投入到偏远地区的眼科医疗援助中,为当地群众带去光明和希望。
寒冬虽未过,但光明已来。在这场跨越千山万水的医疗援助中,刘斌院长与同伴为果洛州群众带去了光明,更播撒了爱与希望的种子。他们的故事,是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践行。愿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公益医疗的行列中来,为偏远地区的群众带去更多的关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