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中年人患牙周病,牙龈出血是全身健康预警
八成中年人患牙周病,牙龈出血是全身健康预警
牙龈出血,这个看似平常的口腔问题,却可能暗藏风险。根据2021年香港口腔健康调查,牙龈出血在各年龄段人群中普遍存在,其中35-44岁成年人的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0%以上。这一数据令人警醒:牙龈出血绝非小事,它可能是口腔健康问题的预警信号,甚至与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
牙龈出血的真相:不只是“上火”
许多人认为牙龈出血是“上火”或缺乏维生素的表现,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牙龈炎症,而炎症的根源通常是牙菌斑和牙石的积累。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群落,如果不定期清除,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石。这些物质会刺激牙龈,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最终引起牙龈红肿、出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医师周爽英指出:“牙龈出血和牙龈红肿是牙周炎的早期表现,但大众却从未意识到这些表现与牙齿移位、松动甚至脱落紧密的关联。”
除了口腔局部因素,牙龈出血还可能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例如,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会影响凝血机制,导致牙龈异常出血。糖尿病患者也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因为高血糖环境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
牙龈出血:全身健康的“晴雨表”
牙龈出血不仅仅是口腔问题,它还是全身健康状况的反映。研究表明,牙周病与多种慢性疾病存在密切联系。
北京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杨泓表示:“长期严重的牙周病患者比牙周病程度轻或没有牙周病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牙周组织中的致病菌会释放毒素,产生炎症因子,这些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全身多个脏器,引发或加重疾病。
如何预防和应对牙龈出血?
面对牙龈出血,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度恐慌。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这一问题。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定期使用牙线和冲牙器清理牙缝,减少牙菌斑的积累。
定期进行专业洁牙: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洗牙,去除牙石和深层牙菌斑。对于牙周状况较差的人,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清洁。
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使用含有凝血酸、芦荟提取物等成分的牙膏,有助于缓解牙龈出血。市面上也有一些专门针对牙龈问题的口腔护理产品,如含茶多酚和甘草酸的漱口水。
改善生活习惯:戒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及时就医:如果牙龈出血持续不止,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等,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的全身性疾病。
重视口腔健康,守护全身健康
牙龈出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信号。它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牵连全身。通过提高对牙龈出血的认识,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有效维护口腔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记住,健康的牙龈不仅是美丽笑容的基础,更是全身健康的基石。让我们从关注牙龈出血开始,重视口腔健康,为整体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