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用好正负反馈,提升教育与人际交往效果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23: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用好正负反馈,提升教育与人际交往效果

正负反馈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教育、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多个领域。本文将深入探讨正负反馈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

正负反馈在教育中的应用

人在学习过程中,肯定都有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鼓励式教育就是教学者,反复强调学习者做得好的部分,然后不好的部分也表示,很相信学习者未来会越做越好,整体是在给学习者正反馈;

打击式教育就是不断强调学习者做得差的部分,美其名曰骂得够狠,才记得更牢,这样以后才不会犯相同的错误,然后死盯着学习者,做得不好的地方,不停的指出各种问题,要求学习者改进,而做得好的地方,因为不需要改进,所以从来不提,或者是仍旧说学习者本可以做得更好的。那打击式教育整体就是在给学习者负反馈。

除了通过言语给正负反馈,也可以通过行为和物质给正负反馈,比如跟学习者说,学好了,就给奖励,学不好就给惩罚。如果是教学者,不关心学习者学得咋样,随他自由,那就属于放养,也就是无反馈。

上面说的,不管用于女朋友妻子调教老公男朋友,还是家长教小孩,还是老师教学生,都是非常常用的,比如某女学员说:我比前男友大一点,我把前男友聊没了,因为他听不得我给他的一些,可以让他做得更好的建议。工作上的事情,我也会教他怎么做更好一点,他就觉得我在害他。他心智不成熟,受不了这个,其实但凡他聪明一点,都会觉得,有这么一个人在教他带他,是他的幸运。其实我谈了几段,都是这样,类似的问题分手的。

从这个女学员的措辞看,就比较明显,这个女学员调教男朋友的时候,喜欢用打击式教育,但多数男生,还是很有自尊心的,就很难接受这个。所以女生调教男生,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男生调教自己女朋友,也是一样的。

可以学习游戏的模式,多用鼓励式教育,像优秀的游戏,是每一步在尽量给玩家正反馈,进而吸引玩家入迷,并且任务的设置,是由易到难,逐步升级的。前期都是给即时的正反馈,中后期才开始,设置各种困难和障碍,来制造延迟满足。像很多赌博骗局,就是这样,先让你多赢几次小钱,获得很多正反馈,等你因为这个正反馈沉迷其中以后,再让你一把输个大钱,直接套进去。后面你再想回本,就越套越深。

然后呢,也有一些情况,更适合打击式教育,比如那种从小被保护得太好,宠得太好的类型,这样的类型,就应该多给一点挫折教育,才能激起对方的学习斗志。

所以这两种教育方式,也不是说谁好,谁不好,而是说,要看学习者的性格和情况,本质上,两者是二元关系:最常用的思维框架:二元关系

另外像讨好型人格和指责型人格也都类似,一个是害怕给人负反馈,一个是喜欢给人负反馈。

利用正负反馈改变他人

比如对方做了我们想要的言和行,我们就多给正反馈,对方做了我们不想要的言和行,我们就多给负反馈。这样久而久之,对方的奖惩机制,就被我们改变了。

心理学里也有一个阳性强化法,是这个的改进版本,因为更柔和一点,具体仍旧是对方做了我们想要的言和行,我们就多给正反馈,但对方做了我们不想要的言和行,我们也不给负反馈,而是给无反馈,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冲突,但同时,对方慢慢也知道,只有做哪些言行,才会有收益和奖励。

调动情绪的工具

这个跟推拉一样,推就是给负反馈,拉就是给正反馈,那后续操作,就直接参考推拉的讲解就成:

一个聊天技巧让你学会花言巧语

情绪吸引:如何完美地调动他人情绪的变化?

然后要很细致的使用,可以参考推拉那样灵活变通,比如给对方A言行正反馈的同时,也给对方B言行负反馈,然后还可以像推推拉,拉拉推,推推推推拉,拉拉拉拉推,这样灵活变通地使用。

改善生活状态的利器

这个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去增加我们的正反馈来源,并减少我们的负反馈来源

比如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确保接触的所有人都能给我们正反馈,包括我们自己,然后研究透彻社会规则和自然法则,进而合理利用社会规则和自然法则,来给我们自己争取正反馈;

最坏的状态就是,生活、工作、情感、兴趣爱好等等方面接触的人,都在给我们负反馈,我们也无力调整,而社会规则和自然法则,我们也了解很少,所以总是被规则和法则打击,完全谈不上反过来利用。

但具体怎样才能,把自己从最坏的状态,调整到最好的状态呢,也就是如何增加正反馈来源,减少负反馈来源呢?

这个首先是要靠学习提升,比如学聊天课是为了从聊天中获得更多的正反馈;学社交课,是为了从社交中获得更多正反馈;学脱单课是为了在脱单中获得更多的正反馈;学其他策略课,分析课,思维课等等都类似……所以选择全面提升,就可以增加从各个方面,获得正反馈的概率。

其次呢,要明白,自然法则是不可能被改变的,社会规则是很难被改变的,所以这两项,我们要以顺势而为,合理利用为主,不能像提升自己那样,去全方面的改变和提升自己:什么是改变世界,什么是顺势而为?

最后呢,有些人的性格,也是根深蒂固,很难被改变的,比如有时候不管我们聊天技巧有多高,社交能力有多强,对方就还是喜欢给我们负反馈,那针对这种人,我们可以直接隔离。

说得简单点,就是我们直接远离,总是给我们负反馈的人和事,然后主动靠近那些总是给我们正反馈的人和事。直接通过筛选来解决问题,不再去探究内在原因,不再去尝试改变这些人和事了。

这个筛选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学会通过长期观察,来分辨出那些阿谀奉承和捧杀的人,以及那些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人,以免误杀。

无反馈的智慧

当我们不知道该给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无反馈,以此来保持一个可上可下的状态。等后面有了依据之后,我们再决定。

另外呢,要明白,在心理博弈当中,无反馈才是最让人抓狂的,因为迟迟不给对方一个明确的结果,就很容易引起对方心里的焦虑,进而增加对方心理防线崩溃的概率。就像30个话术之一的冷冻,就是利用这个心理特点。

另外,我们常说,一个人对我们彻底无感的时候,才会表现得,对我们完全无情绪,只要对方,对方我们还有正面情绪或者负面情绪,那都说明对方仍旧还是关注我们的;这个也类似,这里的无情绪,就对应着无反馈。

总的来说,正负反馈和无反馈,也是一种符号,所以可以类推到更细节的概念,比如可以去代表这里说的,鼓励打击、奖励惩罚、正负情绪、推拉等等。如果想把正负反馈和无反馈概念,往更大的概念去推,那就是二元关系。

这两者的区别是,反馈更强调互动性,就是我们必须做出某些言行,作用于其他的人或者物,然后才会得到一个反馈,或者别人的言行和事物,作用于我们了,我们给对方一个反馈。

这种互相给反馈的情形,就比较主观视角,而二元关系更多的客观视角,比如像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黑白、明暗、是否、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多少、安危、开关、长短、高低等等,这些更多的都是客观描述。不过这些讲解,是思维训练课的内容,这里就不继续展开了:最常用的思维框架:二元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