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场舞:缓解压力的良方还是扰民的噪音?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51: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场舞:缓解压力的良方还是扰民的噪音?

广场舞,这种起源于中国、风靡全国的群众性舞蹈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数以亿计的参与者。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健身方式,更是一种社交活动、一种文化现象,甚至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广场舞到底有多大的减压效果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01

广场舞的健身效果

广场舞是一种长时间持续性的有氧运动,长期练习有利于保持身材。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长期进行广场舞锻炼的人,大多身材匀称。广场舞运动幅度大、节奏感强、参与肌群多、节奏明快,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可以有效减脂。习练者在进行广场舞锻炼时,全身各关节、肌肉都在运动,在调动全身运动的同时,对于练习者形体整体的影响就很明显。研究表明,长期中等强度的广场舞运动对于中老年女性身体成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体重、体脂百分比、腰围、臀围等肥胖评价指标等都随着时间的累积而减少。

广场舞的运动强度属于中低强度,长期坚持跳广场舞,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能力和心脏的泵血能力,代谢能力增强,提升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进而提高习练者的心肺功能。此外,广场舞运动还可以提升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风险,改善骨质概况,预防骨质疏松,提高身体柔韧性和整体的协调性。有研究指出,久坐办公人群通过广场舞的练习可以使得身体两侧功能不对称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同时还可以增强核心肌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减轻了久坐办公人群由于久坐引起的身体各个部位的疼痛。

02

广场舞的心理健康效益

广场舞是音乐与运动的结合,运动本身就是对自我的释放,而音乐更能使人放松,两者的融合,使广场舞是一项身心俱泰,维持机体活动的社交型运动项目。广场舞的练习其实本质上就是一项大众健身娱乐项目,而在适宜强度的练习过程中,心情舒畅可以对缓解郁闷沮丧、舒缓疲劳、放松身心、保证睡眠,提升幸福指数。多项研究表示,广场舞对习练者幸福感指数具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习练者通过运动与他人产生链接与交流,降低孤独感、缓解内心压力、改善人际关系,社会融入感增强。

03

广场舞的社交功能

广场舞兼具体育、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因其简单易学、运动量适中、参与性广、主题欢快、健全身心等特点,迅速得到中老年群众的喜爱。在北京市朝阳区富力又一城社区,老年舞蹈队在春日里载歌载舞,手臂翻飞,脚步轻盈,欢笑声此起彼伏,用舞蹈诉说激情与活力。张富清退休近十年,参与社区广场舞运动已有近六年的时间。张富清说:“通过参加社区的老年跳舞队,我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年轻人没有区别。广场舞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让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魄。”

富力又一城社区老年舞蹈队许多广场舞曲目都选自中国传统音乐,舞蹈动作也是传统舞蹈的延续和发展。老年人通过广场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广场舞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健康的锻炼方式,更是一种社交活动和精神寄托。广场舞可以为我们老年人带来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多重益处,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张富清说。

04

案例分析:广场舞的双重影响

在广场上、公园里,身着色彩鲜艳服装的老年人欢快地跳着舞蹈。广场舞是许多中老年人健身的首选,也是基层各社团、健身站点活跃开展的项目。广场舞兼具体育、文化、艺术等多种元素,因其简单易学、运动量适中、参与性广、主题欢快、健全身心等特点,迅速得到中老年群众的喜爱。

在北京市朝阳区富力又一城社区,老年舞蹈队在春日里载歌载舞,手臂翻飞,脚步轻盈,欢笑声此起彼伏,用舞蹈诉说激情与活力。张富清退休近十年,参与社区广场舞运动已有近六年的时间。张富清说:“通过参加社区的老年跳舞队,我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年轻人没有区别。广场舞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有助于预防和延缓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让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魄。”

然而,广场舞并非只有积极的一面。在一些地方,广场舞产生的噪声扰民问题也一直为人所诟病。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某市人民广场的音乐、唱歌声太大,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据报道,广场上的声音一度高达82分贝以上,远远超过城市居民区的噪声标准。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广场舞爱好者的权益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5

创新解决方案:无声广场舞

针对广场舞扰民的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西安开始实施“无声体育晨晚练活动站点”试点,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主城区为多支广场舞、健身球、柔力球队伍配发颈挂式无线耳机。一副小小的耳机,“放大”了健身效果,“屏蔽”了扰民之嫌,引发了一场提升社区生活品质的“静音”行动。

“没有声音外放的广场舞,再好的节目也能表演出来。”社区健身群众罗雪普说,“耳机放出来的声音很柔和,我运动时能更清楚听到旋律和节奏。”

“这次发的耳机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红专南路社区党委书记闫中华说着拉起记者走进健身馆,只见场地内一边是曲调悠扬的扇子舞绚烂夺目,另一边是节奏激昂的健身球上下翻飞,两支队伍相隔咫尺同时排练,却没有音符“横飞”,相互干扰。

“戴着耳机跳舞快一个月,我已经慢慢适应了,有时没戴上跳感觉还缺点儿什么。”71岁的健身球队队员郭爱英说,她也有母亲要赡养,平时练舞能感觉到声音一大就可能打扰周边群众。

“现在两全其美了。”她说。

06

专家观点

西安体育学院啦啦操国际级裁判许波表示,使用耳机在防扰民方面立竿见影,也能达到一些队员提到的“听得更清晰、练得更专注”的效果。从她以往戴上耳麦给学生授课的经验来看,一旦设备被碰走位,训练者会由于分心造成动作幅度的变形,影响演出效果和健身效果。

“在追求‘静音’的同时,我们也追求运动的科学和健康。相信随着耳机在健身活动中的普及,会推动生产者不断优化产品,给到老人更实用、好用的设备。”她说。

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其健身效果、心理健康效益和社交功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广场舞扰民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通过创新的解决方案,如“无声广场舞”,可以在保持广场舞积极效果的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多方共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