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冠脉易损斑块与炎症:心血管健康的新风向标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32: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冠脉易损斑块与炎症:心血管健康的新风向标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中国循环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冠脉易损斑块与炎症比传统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更为心血管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01

易损斑块:心血管事件的“隐形杀手”

易损斑块,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容易破裂的不稳定斑块。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薄纤维帽、大脂质核心以及炎症细胞浸润。这些特征使得易损斑块在受到血流冲击或血压变化时容易破裂,进而引发血栓形成,最终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或卒中。

02

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助纣为虐者”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血管内皮受损时,炎症反应会被激活,吸引大量白细胞聚集。这些白细胞会释放多种酶和细胞因子,进一步破坏血管内皮,促进脂质沉积,加速斑块形成。此外,炎症反应还会削弱斑块的稳定性,增加其破裂风险。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炎症标志物。研究显示,hs-CRP水平升高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密切相关。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炎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03

传统LDL-C评估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LDL-C一直被视为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金标准”。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纯依赖LDL-C水平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个体的真实风险。LDL-C水平虽然与心血管风险相关,但并不能完全体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复杂性。例如,一些LDL-C水平正常的患者仍可能发生心血管事件,而某些LDL-C水平较高的患者却能保持心血管健康。这提示我们,除了LDL-C之外,还存在其他重要因素影响心血管风险。

04

新的评估方向:从LDL-C到易损斑块和炎症

葛均波院士团队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他们发现,通过评估冠脉斑块特征和炎症水平,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心血管事件。这一发现意味着,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可能需要更多关注患者的易损斑块状态和炎症水平,而不仅仅是LDL-C水平。

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技术可以检测易损斑块。例如,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影像学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血管内部结构,帮助医生识别易损斑块。此外,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如hs-CRP,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来评估。

05

展望:心血管健康管理的新时代

这一研究发现预示着心血管健康管理可能迎来重大变革。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和预防策略可能会更多地围绕易损斑块和炎症展开。例如,对于易损斑块负荷较重或炎症水平较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取更加积极的干预措施,如强化降脂治疗、抗炎治疗或生活方式干预。

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准确性,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心血管健康管理需要从单一指标的监测转向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估体系。

总之,葛均波院士团队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心血管风险管理的新方向。通过关注易损斑块和炎症,我们有望更准确地预测心血管事件,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这一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