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踽踽独行”:从孔子到现代水电工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27: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踽踽独行”:从孔子到现代水电工人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对“踽踽独行”精神的最好诠释。孔子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他曾说:“君子慎其独也”,强调在孤独中坚守道德的重要性。

孔子的时代,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他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屡遭冷遇。在卫国,他被扣押;在匡地,他差点被杀;在陈蔡之间,他绝粮七日。尽管如此,孔子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权位所动。他深知,文化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三千弟子,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孔子的“踽踽独行”是一种道德追求,那么屈原的孤独则源于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热爱。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主张联齐抗秦,推行变法图强。然而,他的政治理想和才华却遭到了同僚的排挤和君王的疏远。面对国家的衰败和理想的破灭,屈原感到无比孤独。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将这份孤独化作了创作的动力,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诗正是屈原“踽踽独行”精神的写照。他不畏艰难,坚持追求真理,最终成就了一代诗人的美名。屈原的故事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孤独中失去自我。真正的强者,往往能在孤独中找到力量,实现自我超越。

在现代社会,这种“踽踽独行”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在贵州赤水河畔的杨家湾梯级电站,有一群水电工人,他们常年驻守在深山之中,远离城市的繁华。他们的工作是检修和维护水电站的设备,这份工作不仅枯燥乏味,还充满了危险。但是,他们却以惊人的毅力和奉献精神,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任勇军是马滩电站的班长,他的家在38公里外的习水县城。由于工作繁忙,他有时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即使回家,也常常因为工作需要而中途返回电站。他的妻子常常抱怨他不顾家,甚至威胁要离婚。但是,任勇军知道,自己的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电,他不能因为个人的困难而影响工作。他说:“我们选择了水电,就意味着选择了淡泊的日子。但是,每当看到电站的机组正常运转,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杨正书是电站的一名普通员工,她的丈夫也在电站工作。他们有一个正在读五年级的女儿。为了工作,他们不得不将女儿留在家中,由老人照顾。每到值班的时候,杨正书总是习惯性地拿上面条和葱,匆匆赶往电站。她说:“有时候真的很想女儿,但是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我相信,女儿长大后会理解我们的。”

这些水电工人,就像古代的君子一样,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物所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踽踽独行”的现代意义。正如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分享的养花故事所说:“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这些水电工人,虽然现在在孤独和艰辛中前行,但他们的付出终将化作美丽的蝴蝶,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孤独和挑战。但是,正如孔子、屈原和水电工人的故事所展现的那样,真正的强者,往往能在孤独中找到力量,实现自我超越。让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