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军四渡赤水,巧用运动战突破敌军包围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0: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军四渡赤水,巧用运动战突破敌军包围

1935年春,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红军处境岌岌可危。生死存亡之际,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于赤水河畔上演了一场神奇的军事行动——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中央红军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然而,国民党的追兵依旧紧追不舍,红军北渡长江的计划受阻。面对强敌环伺,红军如何破局?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赤水河,这条蜿蜒流淌的河流,成为了红军转危为安的关键。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

1935年1月,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蒋介石恼怒异常,调集重兵,企图在川黔滇三省交界地区围歼红军。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红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是硬碰硬,还是另寻出路?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定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方针,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第一次渡赤水,红军声东击西,佯攻贵阳,吸引敌人主力南下,随后突然转向西进,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这次行动,如同一位武林高手,虚晃一招,化解了敌人的攻势。

渡过赤水后,红军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迅速向扎西地区前进,准备二渡赤水,回师川南。这一次,红军利用敌人判断失误的时机,再次出其不意,成功渡河。两次渡赤水,红军不仅摆脱了敌人的追击,还调动了敌人的部署,为接下来的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敌人的兵力依旧强大,红军依然处于危险之中。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决定三渡赤水。这一次,红军巧妙地利用了赤水河的复杂地形,与敌人周旋,最终成功渡河,并向黔西地区前进。

三渡赤水之后,红军并没有急于北上,而是出人意料地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再次进入贵州。这一次,红军迷惑了敌人,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四渡赤水,红军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运动战的精髓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红军灵活机动,出奇制胜,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这场战役,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更展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高度的纪律性。回顾四渡赤水,我们可以看到,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信息的精准把握和灵活运用。红军充分利用了敌人的情报误判,以及自身对地形地势的熟悉,不断调整作战计划,最终取得了胜利。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一页,它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场精神上的胜利。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灵活应变,勇于创新,才能最终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如今,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更需要学习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四渡赤水,这场发生在赤水河畔的军事奇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