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苏海门:智能技术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增产125斤降本200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8:4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苏海门:智能技术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增产125斤降本200元

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戴氏家庭农场负责人戴华正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着自家3500多亩高标准农田的灌溉情况。他只需轻点屏幕,就能控制田间的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精准浇水。这是海门区高标准农田智能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门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造了首个“无人农场”示范基地。这个示范基地不仅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智能化,还通过中交路桥科技的农业物联网APP,让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掌控农田的实时状况。

无人化作业:从耕地到收割的全程智能化

在海门区的“无人农场”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各种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插秧机、自动植保机和无人收割机等设备,通过北斗导航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自动驾驶。这些设备不仅能自动规划作业路线,还能在遇到障碍物时自动避让,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以无人驾驶拖拉机为例,它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启停、农具操作等功能。据戴华介绍,使用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秸秆还田作业,3亩地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工费用,还提高了作业质量。

农业物联网:让农田管理触手可及

中交路桥科技开发的农业物联网APP是海门区高标准农田智能化建设的另一大亮点。这个APP集成了农田环境监测、设备控制、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让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掌控农田的状况。

通过APP,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田间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还能监控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此外,APP还支持远程控制灌溉系统、植保设备等,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掌控农田”。

显著成效:增产降本,助力乡村振兴

智能化建设不仅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海门区高标准农田的智能化改造使得粮食产量显著提升,每亩地的粮食产量提高了125斤,同时每亩成本降低了200元。这些变化让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增长。

戴华告诉记者,自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他的农场不仅农机作业效率提高了一倍,而且水稻一年两季能保证每亩2000斤以上的产量。今年夏天,他种植的小麦更是获得了亩产568.3公斤的好成绩,赢得了全市的高产奖。

展望未来:打造农业现代化的“海门样本”

随着南通市大力推进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海门区高标准农田的智能化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南通市的规划,到2027年,全市将布局智能算力规模500P以上,构建高质量数据集10个以上,培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100个以上。这些举措将为海门区的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海门区高标准农田的智能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科技项目,更是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拓展,海门区的高标准农田必将为全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借鉴的“海门样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