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病害怎么治?看完这些治理“难点”,栽植海棠“零失误”
海棠病害怎么治?看完这些治理“难点”,栽植海棠“零失误”
海棠花以其高颜值和优雅气质,成为家庭花园和城市绿化的宠儿。然而,海棠花在种植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病害的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海棠的常见病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广大花卉爱好者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
上篇:从苗期到花期,全面了解海棠病害
1. 苗期土传病害:猝倒病与立枯病
海棠的苗期土传病害主要包括猝倒病和立枯病,这两种病害都发生在海棠幼苗时期,对幼苗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威胁。
猝倒病主要发生在海棠幼苗或扦插繁殖幼苗上,病菌侵染叶片、叶柄、茎基部等部位,导致幼苗根颈处或根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随着病斑扩大,幼苗出现苗腐或死棵,最终全株倒伏变黑枯萎。
立枯病也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海棠幼苗的茎基部或靠近土表的地方。患病幼苗茎基部出现暗褐色斑点,空气潮湿时,病斑会扩展成棕褐色腐烂病斑,并伴随白色至浅褐色的菌丝状物。发病严重的幼苗植株会青枯或黄枯腐烂死棵。
2. 病毒性病害:海棠病毒病
海棠病毒病是由蓟马传播的,主要表现为叶片浓淡不均,呈斑驳花叶状或圆形大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叶片变为畸形,植株明显矮化。
3. 细菌性病害:海棠细菌性叶斑病
海棠细菌性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四季海棠、红花竹节秋海棠、银星秋海棠等品种上,病菌侵染叶片和叶柄,导致叶片上出现浅绿色水渍状圆形小斑点,随着病斑扩展,小斑点逐渐变成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疱斑,半透明。多个病斑融合后,叶片形成大枯斑或枯死,丧失叶片功能。患病的叶片病斑呈浅黄色或红褐色,有“晕圈”。叶片“千疮百孔”。
4. 根结线虫病
海棠根结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海棠的主根、侧根和须根上着生单个或多个球状或珍珠状根瘤。剖开根瘤,里面有许多白色透明的小颗粒,即线虫雌成虫。患病植株由于根系受到危害,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下降,导致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减慢,势弱,发黄,萎缩,焦叶枯叶,“根瘤”膨胀变大。
下篇:针对性防治,教你轻松应对海棠病害
针对海棠的常见病害,给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案:
1. 苗期土传病害防治
对于海棠的猝倒病和立枯病,可以使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 40%敌磺钠福美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 27%敌磺钠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 35%咯菌腈精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 80%精甲霜灵噁霉灵水剂1000~1200倍液
- 51%申嗪霉素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 65%青枯灵枯菌酯水剂800~1000倍液
2. 病毒性病害防治
海棠病毒病需要同时防治蓟马和病毒。可以使用以下药剂:
- 20%盐酸吗啉胍胶铜(商品名称“病毒A”)500~600倍液
- 80%乙蒜素乳油800~1000倍液
- 80%乙蒜素氯霉素乳油800~1000倍液
- 36%盐酸盐酸金刚烷醇菌毒清水剂1500~2000倍液
- 5.9%辛菌胺醋酸盐吗啉胍水剂1200~1500倍液
- 31%嘧肽烯糖水剂1000~1200倍液
3. 细菌性病害防治
对于海棠细菌性叶斑病,可以使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 3%中生菌素绿藻聚糖蛰合铜水剂800~1000倍液
- 45%中生菌素肟菌酯水剂800~1200倍液
- 55%中生菌素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
- 50%氯溴异氰脲酸水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
- 80%乙蒜素乳油800~1000倍液
- 80%乙蒜素氯霉素乳油800~1000倍液
- 51%申嗪霉素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 25%噻菌铜中生菌素悬浮剂2000~2500倍液
4. 根结线虫病防治
海棠根结线虫病需要使用杀线虫药剂进行防治,可以使用以下药剂:
- 6%氨基酸寡糖素噻唑磷水乳剂800~1000倍液灌根
- 1%阿维菌素颗粒剂掺混拌土
- 5%阿维菌素噻唑磷悬浮剂800~1000倍液灌根
- 5%毒辛颗粒剂拌土或浅混土
海棠病害的防治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针对性防治,并注意及时观察海棠植株生长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保证海棠花健康生长,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