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和殿、乾清宫:故宫建筑的匠心独运与文化密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7: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和殿、乾清宫:故宫建筑的匠心独运与文化密码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01

太和殿:故宫的建筑之巅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中最大的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达2377平方米,高28米,是故宫内最宏伟的建筑。其屋顶采用重檐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太和殿的台基为三层汉白玉石须弥座,四周有汉白玉栏杆,雕刻精美。殿内金碧辉煌,中央设九龙金漆宝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太和殿的建筑特色不仅体现在其宏大的规模上,还体现在其精妙的结构和装饰上。殿内金柱和梁枋上布满金龙和玺彩画,金光闪闪,气势恢宏。太和殿的屋顶装饰也极具特色,屋脊上安放着十个脊兽,从仙人骑凤到行什,每个脊兽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02

乾清宫:色彩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乾清宫是位于故宫中轴线上的宫殿,亦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之首。乾清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明代为皇帝的寝宫,在清代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矗立在高高基座之上的乾清宫,造型雄伟,金碧辉煌。乾清宫包含了丰富的建筑文化特征,色彩则为其中之一。黄色、红色、青绿色、白色、黑色等不同色彩,被巧妙地运用于乾清宫的不同部位中,不仅烘托出皇家宫殿气势磅礴、庄严肃穆的氛围,而且凸显出极为丰富的色彩文化。

瓦面黄色最为尊贵

乾清宫瓦面的颜色为黄色。黄色属于暖色调,有比较高的辨识度,给人以明亮、庄重的感觉。乾清宫的屋顶的用色,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寓意。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五行”、“五色”等学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乾清宫屋顶的用色影响较大。所谓“五行”,即古人把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认识,通过“金”“木”“水”“火”“土”等五种要素来反映。所谓“五色”,即五行各要素对应的特定颜色:“金”对应白色,“木”对应青色,“水”对应黑色,“火”对应红色,“土”对应黄色。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说:“土者,五行最贵者也……五色莫盛于黄”。他认为“土”比其他四行要高贵,而“土”对应的颜色为黄色,因而黄色为五色中最尊贵的颜色。乾清宫屋顶采用的黄色,为古人认为的等级最高的颜色。

我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乾清宫屋顶选用黄色亦密切相关。屋顶是建筑的顶部,是古人认为最接近“天”的位置。对于古代帝王而言,为得到“天”的“护佑”,屋顶的用色应为最重要的颜色,即黄色。因而乾清宫瓦面选用黄色,是古代帝王对上天敬仰的体现,亦是“天人合一”文化的表现形式。

乾清宫瓦面选用的黄色,还与古代皇权文化密切相关,典型的史料例证即为“陈桥兵变”。据《宋史》记载: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后周恭帝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兵迎战。军队在陈桥驿休息,有人趁赵匡胤睡觉时,将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等赵匡胤醒来,发现自己被“黄袍加身”,众人亦跪在他面前高呼万岁。于是,赵匡胤发动兵变,创立宋朝。这段史料说明:黄色是古代帝王专用的颜色。乾清宫采用黄色的瓦顶,是皇权表现形式之一。

红色门窗彰显皇家身份

乾清宫的柱架层部件,即门窗、立柱以及墙体外表面,采用红色装饰。红色属于暖色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

大门采用红色装饰的做法,在历史上与皇家身份密切相关。如“九锡”为皇帝赐给功臣的九种礼器,为皇帝对臣子的最高礼遇;“锡”意为“赐”。“诸侯之有德,则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六锡朱户”(《韩诗外传》卷8)。可见“朱户”,即红色的大门,就是“九锡”的内容之一。

有研究表明,“九锡”之说萌芽于西汉之末,兴盛于两晋南北朝,又历经隋唐时期及五代十国,在两宋时期仍有影响。受其熏陶,乾清宫门窗装饰以红色,更能彰显皇家身份。

立柱采用红色装饰,在历史上亦为皇家专用。宋代李诫在《营造法式》中,为春秋时期建筑立柱的用色场合做注解:“楹,天子丹”。此处,“楹”指立柱。可见,天子的宫殿立柱,就是用红色。西晋左思在《吴都赋》中,用“青琐丹楹”一词,来描述东吴至西晋时期南京宫殿用色特征,而“丹楹”可反映当时立柱的用色为红色。类似的,乾清宫立柱用红色装饰,亦为明清皇家建筑的重要标志之一。

另外,乾清宫墙体采用红色,也是故宫墙体装饰色的常用做法。清工部《工程做法》规定:宫中墙体的罩面灰采用头号红土。这种红土颗粒较细、颜色较深,可产生深刻而又特殊的视觉效果,凸显皇家氛围。

青绿彩画显阴柔之美

乾清宫屋檐部位主要包括檩枋、斗拱等构件,其表面绘制有彩画,且彩画的主色调为青绿色。青色为五色之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载:“青,东方色也”,即青色代表东方。绿色由青色和黄色调配而成,《说文解字》载:“绿,帛青黄色也”。从视觉感受角度而言,青绿色属于冷色调,给人以视觉平缓的感受。

乾清宫屋檐独特的构造及彩画

乾清宫屋檐采用青绿色装饰,与屋檐的构造密切相关。作为故宫建筑的典型构造特征,乾清宫屋檐部位为屋顶向前延伸曲翘的做法。这样不仅可突出建筑的整体造型之美,而且有利于防止雨水侵蚀屋檐部位的木构件。但这种屋檐做法产生了另一种效果:遮挡了该部位檩枋及斗拱的光照。由于屋檐往外挑出,因而在梁枋下部及斗拱部位会出现阴影。青绿色属于冷色调,其在阴影中显得立体感强,轻盈而又遥远,使得厚重的屋顶给人以轻快的感觉,而且增强了建筑的高度感和空间感。而采取青绿色的彩画对上述部位进行装饰,有利于体现建筑的阴柔之美。

青绿色运用到屋檐部位,这对乾清宫的整体色彩布置是很有利的。这是因为,红色、黄色均为暖色调,产生的明亮、庄重等较强的视觉效果,且被大范围地运用于乾清宫的建筑表面,以突出乾清宫的建筑功能。乾清宫屋檐不采用暖色调装饰,既可避免建筑整体色彩的单调,又可避免产生“喧宾夺主”的色彩效果。而当屋檐采用青绿色的装饰后,不仅增添了建筑整体和谐平静的视觉效果,而且其色彩和红色的柱架层、黄色的瓦面形成色彩协调,在视觉上产生色彩互补,形成建筑整体和谐的色彩效果。

白色基座寓意稳固长久

乾清宫的基座为须弥座样式,由汉白玉制成,为白色。白色既不属于暖色调也不属于冷色调。它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能够将可见光全部反射出来,因而归类为中性色。白色在视觉上给人以纯净、简洁的感觉,同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能够反射大部分的光线,使得建筑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明亮。乾清宫的须弥座采用白色,不仅在视觉上与上部的黄色瓦面和红色门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建筑的层次感,而且在文化寓意上,白色象征着纯洁和永恒,寓意着皇家基业的稳固和长久。

03

屋顶装饰:脊兽的象征意义

中国古代建筑内容丰富,古人在使用的基础上不仅创造了形式各异的结构,比如屋脊兽,除了装饰外,还有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屋脊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放置在房屋、宫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中国古建筑上的跑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 、斗牛、行什。

在过去屋脊兽有过不同的名称,很早的时候是叫蚩尾、鸱尾,后来还有了鸱吻、蚩吻、鳌鱼、龙吻等别称。图为北京故宫宫殿顶垂脊上的仙人走兽。

中国的古建筑物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统称五脊在五脊之上安放六种人造的兽,合称“五脊六兽”。据古书记载:正脊两端的兽叫"龙吻",垂脊上的五条兽分别是:狻猊、斗牛、獬豸、凤、押鱼。这五条兽合称为"螭吻"。对螭吻,古书解释说:"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也"。中国古代先民称五脊上的六兽为神兽,并顶礼膜拜,说这六兽可以"护脊消灾",是镇脊神兽。最前面的叫仙人骑凤。

这个"仙人骑凤"大概还有绝处逢生,逢凶化吉的意思。在小仙人之后,坐姿排列着一队小动物,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不同而数目有所不同,多为一、三、五、七等单数。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用到了十个,除了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大概也意味着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在不同的建筑物上小动物的数目不等。数目越多,表示级别越高。拿故宫来说,太和殿用了十个,天下无二。

在丝绸之路上的甘肃甘谷县还传承着一种传统工艺脊兽制作,它通常被用作大型殿宇之上的装饰,传说脊兽可以用来辟邪保家平安,人丁兴旺。在古代不论是建筑等级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房顶、角脊上装上“龙”来避邪,也用来显示宅主的职权和地位。

30岁的康玉龙,13岁时就跟随父辈开始学习制作脊兽,经过十几年的锻炼现在的水平已经可以制作大件,也可以带徒弟了。他说制作脊兽很辛苦,他们县有上千人从事这个古老的行业,产品远销各地。一套完整的脊兽有二龙戏珠,盘龙兽,五鬃兽,三鬃兽,正负脊,垂脊,套头兽,仙人骑凤,飞擒走兽,布瓦,筒瓦,猫头,滴水,万卷书等组成。光完成这一套脊兽就需要两个熟练工人干一个多月才能完成。图为制作好的教脊

屋脊兽根据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 、斗牛、行什。第一位:龙,象征天子。第二位: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放凤,说明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图为平遥城隍庙屋檐兽雕塑。

第三位:狮子,代表勇猛、威严。第四位:天马,我国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第五位:海马,也是吉祥的化身。第六位: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法说其为龙的九子之一。第七位: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图为金山阁楼一角的精美屋檐兽雕刻。

第八位:獬豸,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第九位: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第十位: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由于除太和殿以外的所有中国建筑,最多的也只有九个小兽,所以一种说法说这行什完全是为了突出太和殿的地位创造出来的神兽--排第十位,所以叫行什。图为古建筑亭子的飞檐走兽。

北京故宫的建筑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更凝结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精髓。从太和殿的宏伟壮丽,到乾清宫的精致奢华,再到御花园的幽静雅致,每一处建筑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故宫的建筑布局、色彩运用和装饰艺术,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皇家威严。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故宫不仅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体验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绝佳地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