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西古村落建筑之美:四大建筑系别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8: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西古村落建筑之美:四大建筑系别的文化传承

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多元的民族文化。从湘赣系的天井式民居到广府系的骑楼建筑,从客家系的围屋到少数民族的鼓楼与风雨桥,广西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犹如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诉说着千年的文化传承。

广西的多民族聚居,让这里成为一座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宝库。湘赣系、广府系、客家系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各具特色,美不胜收。想象一下,当你漫步在古老的村落中,眼前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民居或古朴典雅或富丽堂皇,每一处建筑、每一道装饰都仿佛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述说着那些被时光雕琢的奇迹。

而这些瑰丽的建筑,也被记录在了《桂筑繁花:广西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一书里。作为一本对广西民间建筑文化深度挖掘和整理的匠心之作,书中字里行间无不在告诉我们,无论是湘桂走廊、潇贺古道,还是西江水域,广西的每一处角落都充满了故事和美丽。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本书的脚步,踏上这场探寻广西传统建筑之美的旅程吧!

湘赣系

湘赣系传统建筑受到中原文化的直接影响,江西又是理学的发源地,因此在广西湘赣系建筑中能看到存在于空间秩序布局上的儒家礼仪与伦理道德。建筑以中轴线形成左右对称布局,按礼制和尊卑有序的原则,由代表文化核心的厅堂和代表空间核心的天井共同组成一进院、二进院,或更大规模的三进、四进式院落。湘赣系典型的天井式建筑从平面上看基本都是矩形,四面高墙包围,而天井作为建筑空间的中心,建造者十分重视天井四周窗的装饰,在天井常能见到雕刻精美的槛窗。

古村落的文脉

桂林全州县 · 沛田村

沛田村以其精美的石雕和木雕工艺闻名,这里的古建筑群是湘赣系建筑的典型代表。沛田村现今仍保存有一百多座古建筑,这些传统建筑以村中祠堂为中心自由延展,村中现存祠堂四座,作为装饰较为集中的公共建筑,从梁上雕刻到柱础处理,工匠都极尽所能进行艺术加工。另有独具特色的桐荫山庄,其内雕刻精美的石柱础,刀法苍劲有力的雀替木雕,装饰多样的楼阁围栏花板,处处体现屋主人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

名门大族的门

桂林兴安县 · 水源头村

水源头村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23座,包括东花厅、西花厅、魁星楼、爱日堂、茂兴楼、爱月堂、吉昌阁、德裕楼等。水源头村中建筑群布局规整,轴线分明,依山势迭次上升,有欣欣向荣、节节高升的寓意。对于村中每一个大户家庭来说,大门装饰的繁简便是财富的标志,一个家族有没有声望,通过房屋大门上的装饰便可看出。大门虽尺度统一,但装饰细部手法各不相同。

爱莲说的传承

桂林灵川县 · 江头村

爱莲说周敦颐后裔居住的江头村现存明清至民国时期古建筑百余座,由北向南依次排列,每座宅院左右相邻,上屋下屋相互连通。抬头仰望,马头形、镬耳形山墙交错呈现,墙脊上花草形、祥兽形、波浪形灰塑装饰点缀其间。穿梭在古巷之中,宅院门额悬挂的文魁、解元、贡士、进士、翰林、五代知县、知州、奉政大夫、朝议大夫、中宪大夫、通议大夫、通奉大夫、荣禄大夫、监生等木匾,无声诉说着这里曾经居住的人家身世的显赫。

在中宪大夫宅院的三关六扇门棂子以及漏窗上,工匠精心雕刻各式吉祥花卉、动物。

广府系

广府系本身自带古越族的遗传基因,又受到中原汉文化哺育。加之地理上南面大海,从汉代开始就与海外有持续不断的交流,在成长中不自觉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为广府建筑装饰文化显著的特征。

广西广府系建筑形制主要有位于街道两旁商住两用的骑楼式建筑,在民居上常见的是粤中特色的“三间两廊”式建筑。“三间”是指明间的厅堂和两侧次间的居室,“两廊”是指两侧的厢房。屋面是广西广府系传统建筑中重要的装饰和展示部位,装饰纹样主要集中在屋脊、搏风带、山墙顶部这三处。

商贾云集的繁华

百色 · 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见证了百色作为商贸重镇的历史,其建筑的华丽装饰和精致雕刻反映了当时广东商人的经济实力。整个建筑严格按照“中轴明显,左右对称”布局,两侧对称地配以厢房与庑廊。建筑总体保存完好,是广西境内保存状况较好、建筑装饰较为精美的会馆建筑。

古宅新韵

钦州灵山县 · 苏村

苏村的古宅群在春日里更显生机勃勃,其装饰风格具有浓郁的广府特色,工匠精湛的雕琢工艺将苏村传统建筑单一的居住功能提升到一个赏心悦目、可居可游的境界。石雕栏板运用了浅浮雕、深浮雕、镂雕、线雕等多种技艺,让其上“商山四皓”故事仿佛跃然眼前。

奇特的杠杆

玉林容县 · 真武阁

真武阁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层歇山顶。三千余条格木,构件以巧妙的杠杆结构方法拼接而成。其独特的“杠杆结构”和精美的斗拱装饰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术。梁思成先生曾盛赞真武阁在各层斗栱处理上的艺术之美:“从艺术方面来说,真武阁的建筑也是独具一格的……整体上各层檐都显得特别突出。”来到此处,您不妨静下心体验一番道教的宁静与神秘,感受古代建筑的庄严与美丽。

客家系

客家人十分强调聚族而居,在建筑上追求围合性与封闭性,密闭的高墙之内,整个宗族的几百号人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在广西的客家建筑形制中,堂横屋比较常见,多使用夯土或泥砖作为墙体的主要承重结构,而木结构只是屋面檩条、部分联系梁和承托屋檐出挑的木挑手。加之客家人更加注重礼制的传承,他们相信与其尊敬神灵,还不如敬重自己的祖先,故祖宗神的崇拜成为客家人最主要的信仰。因此,广西客家建筑装饰多体现在祖宗祠上的木梁、挑手、户牖等处。

客家情韵

钦州灵山县 · 马肚塘村围屋

马肚塘村的客家围屋,以其坚固的防御结构和内秀的装饰艺术著称,建筑内的木结构使用较少,在仅有的梁架与挑手、封檐板上,工匠多采用浅浮雕工艺,在局部内容上还会进行深浮雕雕刻,红漆底上局部施以青绿色,富贵而典雅。这里时常举办如织锦、制茶等客家民俗活动,您可以在此体验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客家围屋的守护

贺州 · 江氏围屋

江氏围屋位于贺州市莲塘镇,江氏围屋有着典型的客家建筑特色,屋宇、厅堂、居室、天井错落有致,厅与廊相通,廊与房相接。穿梭其间,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的世外之境。在一民宅的格扇门上,六扇并列于柱间,六块格心,每块都有喜鹊与梅花的雕刻,有着“喜(鹊)上眉(梅)梢”的寓意。

英雄故里的荣光

钦州 · 刘永福故居

刘永福故居,又称“三宣堂”,是民族英雄刘永福的故居。作为客家人,其故居具有显著的围合特征。这里的建筑装饰深受广府及潮汕地区装饰影响,可谓华贵无比,祠堂、厅堂等的木制梁架上满是精美金漆木雕装饰。

少数民族区

广西少数民族分散地生活在山区、河谷、山谷、丘陵、平原地带,形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多元化的格局。山区民族文化因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单体建筑轻巧通透,而桂北、桂东南一带平原、丘陵地区的少数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建筑装饰多为汉式图案。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多集中在公共建筑上,如风雨桥、鼓楼、戏台,或是衙门、祠堂。这些大型建筑装饰图案精美、技艺精巧、内涵丰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相比之下,普通民居建筑更多注重居住的使用功能,在装饰上讲求简约与朴实。

壮族土司的显赫象征

百色西林县 · 那劳乡岑氏家族建筑群

岑氏家族建筑群坐落于那劳乡,依山傍水,展现了桂西壮族地区的建筑风貌。这里的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装饰华丽,尤其是屋脊的博古式正脊和梁架上的壮族图案,无不透露出土司家族的显赫与尊贵。

梯田之上的瑶寨风情

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 · 龙脊大寨

坐落在龙脊梯田之巅的龙脊大寨村中有98%的人口都是红瑶。大寨建筑相邻而建,排列疏密有致。远眺山寨,一座座干栏建筑矗立山间,其势若飞,与溪流、梯田融为一体。

侗寨的歌舞台

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 · 林略村

林略村的侗族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鼓楼的层层叠叠的檐角和风雨桥的精致雕刻,都体现了侗族工匠的精湛技艺。

苗家风情的窗花

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 · 雨卜村

雨卜村沿河两岸一排排“半边楼”式民居一字排开,建筑形式相近,色调相同,村中的苗族建筑以其独特的几何形花窗而著称,这些花窗不仅是通风采光的实用设计,也是苗族文化的象征。

走完这场传统建筑之旅,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广西各地的建筑艺术,还能深入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和节日庆典。广西的建筑之美还远远没有写完,意犹未尽的您不妨将《桂筑繁花:广西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这本书将作为旅行指南,接着去发现每一处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艺术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的传统建筑装饰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使用木质雕刻。因为广西山林较多,工匠们会就地取材,使用木材进行房屋建造与装饰。他们着重会在木质花窗上进行雕刻。这时的窗户不仅具有通风采光的作用,雕刻的植物纹以及蝴蝶纹也被引入到建筑空间中。


正如书中所述,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民艺之美的发现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广西的传统建筑能够继续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故事,吸引着更多人来此探寻和体验。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