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未来可期:鄱阳湖区人鸟和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3: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未来可期:鄱阳湖区人鸟和谐

2024年12月27日,生态气象专家一行4人前往南昌市新建区恒湖综合垦殖场,深入鄱阳湖区域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重点关注越冬水鸟现状、洲草利用与放牧情况,以及干旱与矮围整治进展,并广泛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与建议。

调研团队在鄱阳湖中的喜鹊湖、上茶湖、饭湖等区域观察到大量越冬水鸟。其中,上茶湖聚集了近30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这一现象可能得益于长江大保护和鄱阳湖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


在上茶湖休憩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午后,调研团队前往新建区昌邑乡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汊湖保护管理站参观学习,并在甘四联圩内外调查鹤类和雁类资源。保护区内水鸟数量可观,数以千计,甚至过万只。然而,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白鹤、白枕鹤、白头鹤和灰鹤等的数量,在稻田中却比在湖区内更多。据统计,仅上饶市余干县插旗洲和南昌高新区鲤鱼洲两地的白鹤数量就达5710只,占我国目前最新统计白鹤种群数量6900余只的82%以上。


鄱阳湖保护区大汊湖站自然教育设施

鄱阳湖保护区蚕豆湖的越冬鸭类

气象专家指出,自2015年以来,鄱阳湖草食性的鹤类和雁类逐渐向农田扩散,越冬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同时,嗜食鱼类等动物性食性的鹳类、鹭类和鸬鹚等水鸟数量也有所增加,这与长江江豚一同体现了鄱阳湖十年禁渔的成效。然而,这也给水产养殖户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现象引发了对鄱阳湖水文情势、环境容纳量/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协同管理机制的深入思考。


江西省气象局原总工殷剑敏研究员调研鄱阳湖

鄱阳湖矮围整治现场

经过深入交流与讨论,专家团队一致认为,鄱阳湖亟需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应创新管理机制,统筹“水-草-鱼(豚)-鸟-人与湖”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同时,加强候鸟食堂的管控和科学监测,引导候鸟逐步回归鄱阳湖乃至长江中下游天然湿地,努力构建可复制的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让白鹤等越冬候鸟,早日回归鄱阳湖乃至长江中下游天然湿地,实现人鸟和谐,鸟湖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更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鄱阳湖区人鸟和谐,未来可期。

本文原文来自江西省生态学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