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央发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与国际化成新引擎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5: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央发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与国际化成新引擎

教育强国建设,教师是关键。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师总数已达1891.8万人,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然而,面对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仍需不断加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教师队伍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01

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加快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突出短板,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02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构建系统培训体系

湖南省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在教育现代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以应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多重挑战。在“双减”政策、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构建新型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对于实现湖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职前教育,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优化师范院校布局。优化合并现有师范专科学校,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和科技发展趋势,做好师范院校及师范院校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适当建设区域性师范培养本科基地。改革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教育见习、实习和实践环节的比例。通过与中小学合作,打造校内外实践基地,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双师型”教师培养。新建高校师资培训学院,开展为期1-2年的高校非师范毕业入职教师培养培训。针对职业教育需求,推动高校教师与中小学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师资培养,形成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完善职后培训体系,实现职业发展全覆盖。构建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的职业发展阶段与专业发展需求,设计初任教师、骨干教师和卓越教师三类培训模块。针对农村教师、学科薄弱教师等群体,提供个性化培训支持。完善区域教师培训联盟建设。鼓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中小学继续合作,共建和完善区域教师发展中心,充分整合资源,提高培训覆盖面和质量。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培训。开发在线学习平台,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培训内容的精准推送和学习行为的实时评估。

教育技术与信息化应用

在教育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教育技术与信息化应用已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键。这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技术与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人员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教育技术应用,如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健康使用以及规范行为。

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包括重构教师供给侧业务模型和多维渠道师资培育体系。通过整合数据孤岛、再造教师业务流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环境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教育部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旨在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的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旨在实现“三通两平台”的普及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该计划通过培育千所标杆学校、遴选万堂示范课例、汇聚推广优秀案例等措施,推动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

国际视野与合作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教育发展,更应该具备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高校教师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有效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直接作用。我国高校教师在国际组织、学术性协会、国际学术刊物担任职务的人数较少,参与或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项目以及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建立研究机构和研发中心等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较远。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卓有成效。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教师的国际视野,培养师资国际化教学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团队。教师发展的“国际化”是以“本土化”为基础,“本土化”是以“国际化为

03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问题,教育部制定准入标准,指导各地梳理分析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基本情况,厘清社会事务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主责主业的关系;建立审批报备制度,大力压减进校园事项;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

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村教师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在《意见》中被多次提及,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实施“优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国培计划”、“特岗计划”等政策,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教师支教帮扶大力开展,“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组团式”援疆、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等,累计派出24.3万名教师到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04

展望未来

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在基础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答题”。我国中小学教师1684万人,占教师总数的89%。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求,各地建立中小学教师5年360个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此外,通过实施示范性国家级培训项目,加快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广大教师的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4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量质齐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全国专任教师从1985年的大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了数量翻番。同时,教师的学历层次也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达到78%;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93%。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6.7%。

为加强优秀教师培养,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从2007年起,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二是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的师范生;三是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教育部将持续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更多培养优秀教师新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