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心电信诈骗新花样:号码伪装和短信诈骗频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27:2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心电信诈骗新花样:号码伪装和短信诈骗频发

电信诈骗手段再次升级,"号码伪装"和"短信诈骗"成为新的威胁。骗子会通过技术手段修改来电显示,冒充银行或运营商骗取个人信息。此外,他们还会发送诱人的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为了保护你的电话号码和个人信息安全,请务必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来电和短信,及时验证信息真实性,并定期更换密码。让我们共同抵御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

01

号码伪装:来电显示也能造假

近期,上海发生了一系列利用"号码伪装"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诈骗分子通过一种名为"GOIP"的设备,将境外电话伪装成本地电话,增加了诈骗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例如,上海一位年近八旬的施先生接到一个显示为"021"区号的本地固定电话,对方声称是上海网信办的主任,告知施先生有人以他的名义开通电话卡并群发募捐广告涉嫌诈骗。在对方要求审查资金往来时,施先生察觉到异常并及时报警,成功保住了银行卡内的存款。

另一位受害者朱女士则没有这么幸运。她接到类似的电话后,被诈骗分子以身份证和手机号被盗为由,要求配合远程金融审查,最终被骗走400万元。

"GOIP"是一种虚拟拨号设备,能将传统的电话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诈骗分子在境外通过境内安装的"GOIP"设备,可以将境外电话伪装成任意地区的本地号码,从而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

02

短信诈骗:诱人的陷阱

电信诈骗不仅限于电话,短信也成为诈骗分子的重要工具。他们通过发送虚假信息,诱导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或提供敏感信息。

例如,在英国留学的孙某接到自称手机卡运营商的电话,称其名下的手机号码涉嫌发送诈骗短信。随后,电话被转接到"上海市公安局"的"李警官",告知孙某还涉嫌跨国洗钱犯罪,需要缴纳保释金。孙某担心影响学业,根据"检察官"的指引,将50万元转到指定账户,最终发现被骗。

另一位留学生李某则遭遇了更复杂的诈骗手法。诈骗分子冒充"广州警方",称其涉嫌跨国洗钱活动,要求李某登录虚假的"公安部"网站查询"通缉令"。随后,诈骗分子要求李某拍摄被绑架的视频,并提供了自己的微信账号及密码。诈骗分子利用这些信息,向李某的父母索要500万元赎金。

03

如何保护自己?

面对日益狡猾的诈骗手段,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措施:

  1.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站或平台上透露手机号码。在丢弃快递包装前,清除上面的个人信息。

  2. 警惕陌生来电:特别是那些声称来自官方机构的电话,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真实性。不要轻易提供敏感信息。

  3. 防范诈骗短信: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链接,避免下载不明来源的附件。

  4. 加强密码安全:定期修改与手机号码相关的密码,使用强密码并避免重复使用。

  5. 安装安全软件:使用手机安全软件识别并标记骚扰电话。

  6. 监测账户活动:定期检查与手机号码关联的账户,如有异常,立即更改密码并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

  7. 更新隐私设置:审查并限制手机应用和社交媒体的隐私设置。

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来电和短信,及时验证信息真实性,就能有效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筑起防范电信诈骗的坚固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