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泽东长征初期疟疾垂危,傅连暲昼夜兼程施救转安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3: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泽东长征初期疟疾垂危,傅连暲昼夜兼程施救转安

1934年秋,中央苏区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却因恶性疟疾生命垂危,为长征蒙上了一层阴影。

01

病危时刻

这天下午,中央红色医院院长傅连暲正在医院给红军战士看病,突然接到张闻天的紧急电话:“毛主席在于都病了,病情非常严重,要你亲自前往救治。”

傅连暲接完电话,马上收拾好,骑上一匹骏马就上路了。当时,傅连暲的身体也很差,天天都在吃药。瑞金至于都180华里,金秋时节,烈日炎炎,别说患了病的人,就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长途跋涉也是很辛苦的。然而,傅连暲给毛主席治病心切,为了争分夺秒早点赶到于都,他骑着马拼命往前赶,途中一刻也不停留,经过一夜的奔驰,终于在第二天的傍晚赶到了于都毛主席住处。

毛主席的秘书、警卫员和医助钟福昌一见傅院长来到,个个都转忧为喜。

傅连暲顾不上跟他们说话,一跳下马,立刻就到毛主席房间。这时,毛主席躺在一张木床上,额上敷了一条冷毛巾,他的嘴唇干裂了,呼吸很急促,双颊烧得通红,颧骨高高地突了出来,整个人比以前瘦多了。傅连暲看了毛主席病成这个样子,心里感到说不出的难受。

毛主席听到了脚步声,睁开眼瞧了傅连暲一眼,吃力而微弱地说:“傅医生,你来了!”傅连暲连忙走到床前,说:“主席,我来了。”说完,他马上拿出体温表和听诊器,经试体温,发现水银柱一下子升到摄氏41度,傅连暲心里大吃一惊,但他极力控制惊慌,保持镇静,细心做好检查。他戴着听诊器,仔细检查了毛主席的胸部、背部和腹部,幸好还都正常,就是腹部有点胀。当时那里没有显微镜,也没有x光,不能验血和透视,检查只能到此为止。

傅连暲一走出屋,毛主席的秘书、警卫员都围过来,焦急地问:“傅院长,主席的病怎么样?”“热度很高。”他作了一个简单回答后,为了正确判断病情,傅连暲向医助钟福昌问话,了解毛主席患病的情况。

“主席什么时间开始发烧?给他吃过什么药?”

“发烧已三天了,给他吃过奎宁,一直不退烧。”

“吃过东西了吗?”

“三天没吃东西了,只喝了点米汤。”

“有时昏迷吗?”

“不昏迷,头痛得厉害。”

究竟是什么病呢?傅连暲凭自己高超和丰富的医疗经验,估计有三种可能。肺炎、肠伤寒、恶性疟疾。毛主席虽然时有咳嗽,但胸部正常,又不见吐铁锈痰,不像肺炎,腹部虽较胀,但经过灌肠后,松软了,且神志清醒,身上又不见斑点,也不像伤寒;三种可能否定了两种,傅连暲判断毛主席得的是恶性疟疾。当时正是疟疾流行季节,当地蚊子又非常多,毛主席床上没有蚊帐,所以传染上了这种病。钟福昌虽然给毛主席吃了奎宁丸,但药量不够,所以无济于事。

傅连暲把自己的诊断,并准备给注射奎宁和咖啡因,口服奎宁丸的治疗方案告诉毛主席后他同意了。于是,傅连暲亲自为毛主席治疗。当晚,傅连暲就住在毛主席隔壁间的秘书房间里,虽然赶了一天一夜远路,浑身十分酸痛疲劳,但是心中有事,睡不安宁,躺了一会儿,他又起来悄悄走过去观察毛主席,见他睡得很安稳,呼吸也很均匀。这才回到自己房间,上床去一合眼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惊醒过来,听到了毛主席的咳嗽声,傅连暲心里就像扎了针似地,反来复去睡不着,挨到天明,他爬起床来,走到毛主席床前,见他已经醒了。

测体温了,真叫人高兴,毛主席的体温开始降为40度。傅连暲又给他检查了胸、背和腹部,一切都正常,这样,又像昨天一样,他给主席打了一针,又拿出三片奎宁丸,一天分三次服用。

第三天,毛主席的体温降到39度,第四天早晨,当傅连暲提着药箱,去到毛主席房间,准备给他检查身体时,只见毛主席坐在办公桌前,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文件。一个接连高烧了一星期的人,每天只喝点米汤,脸色还又瘦又黄,即使烧退了,也是大病初愈的人,总该休息几天,怎能马上就工作!

可是,毛主席一心想着革命,想着红军,想着党和人民,他不肯听傅连暲的劝阻,他温和而严肃地说:“休息?做不到的,现在环境很紧张!”不过,他理解傅连暲的好意,也安慰他说:“我已经好了,傅医生你放心吧!”

果然,一试体温,水银柱稳稳地停在摄氏37度上,毛主席一场大病转危为安了!因为毛主席当时正在负责调查红军撤离中央苏区的突围路线,他的健康和红军的存亡密切相关,所以,毛主席及时得到治愈,人们都认为傅连暲在关键时刻为党立了一大动。

02

转危为安

毛泽东的病情好转,不仅是一个人的康复,更是中国革命的希望重新燃起。在毛泽东病重期间,中央红军的处境日益艰难。国民党军队步步紧逼,中央苏区的范围不断缩小,红军的补给和医疗条件极度恶劣。毛泽东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红军的战略决策和士气。

毛泽东在病榻上坚持工作,即使在高烧不退的情况下,仍然关注着红军的动向。他深知,红军的生死存亡系于一线,必须尽快制定出有效的突围方案。在傅连暲的精心治疗下,毛泽东的病情逐渐好转,为他重新投入革命工作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的康复对红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的坚韧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重重困难提供了重要保障。毛泽东在病愈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军事指挥工作中,为红军的突围和长征路线的制定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03

历史转折

毛泽东在长征初期的这段经历,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意志和非凡毅力,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毛泽东的康复和重新投入工作,为红军在长征中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红军的胜利突围和长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在长征中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军事指挥上,更体现在他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从未放弃过对革命事业的追求。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使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被誉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毛泽东在长征初期因疟疾生命垂危的经历,展现了他在极端困境下的坚韧意志和关键时刻的战略决策能力。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毛泽东个人的品质和能力,也反映了中国革命在最艰难时刻的顽强生命力。毛泽东的康复和重新投入工作,为红军在长征中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