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筛检查: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一步
糖筛检查: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一步
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8.7%,几乎每五个孕妇中就有一个患病。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孕妇的健康,还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及时进行糖筛检查,及早发现并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对于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其危害不容小觑。对于孕妇而言,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高血压、羊水过多、感染等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对于胎儿而言,高血糖环境可能导致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一系列问题。据统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死胎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至2.3倍。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还可能对母儿造成长期影响。约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而其子女患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早期筛查的重要性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多数是在妊娠中晚期才被发现,且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进行糖筛检查至关重要。专家建议,所有孕妇应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筛检查。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还应在首次产检时就进行筛查。
病例分享:糖筛检查如何保障母婴安全
以一位30岁初产妇的病例为例,她在孕24周时进行糖筛检查,结果显示50g葡萄糖耐量测试1小时血糖值为7.9mmol/L,超过正常值7.8mmol/L。随后的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显示2小时血糖值为9.1mmol/L,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确诊后,医生立即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和运动控制。然而,监测发现7点血糖控制不理想,内分泌科会诊后建议使用地特胰岛素3u睡前皮下注射。通过及时的治疗和管理,她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在孕38周顺利产下3200g的健康婴儿。
如何做好糖筛检查
糖筛检查通常包括两个步骤:
50g糖筛:检查前空腹12小时,将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1小时后抽血测血糖。若血糖≥7.8mmol/L,则需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75g糖筛:将75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分别在喝糖水后的1小时和2小时抽血测血糖。
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孕妇在检查前两周应减少糖分摄入,避免油腻食物。检查前一天晚餐以清淡为主,少食米饭。检查当天需空腹,可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抽血。检查结束后可准备小零食补充能量。
结语
妊娠期糖尿病虽然危害大,但通过早期筛查和合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障母婴安全。因此,建议所有孕妇务必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筛检查,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管理。同时,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更加重视,必要时需提前进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