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与现状:妈祖文化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之间的交流互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与现状:妈祖文化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之间的交流互动

妈祖文化,源自中国东南沿海,以福建莆田湄洲岛为发源地,历经千年传承,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沿海地区,更随着华人移民的脚步,传播至东南亚各国。妈祖,这位海上女神,以其慈悲和庇护,成为连接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华人社区的精神纽带。

妈祖文化源自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福建莆田县湄洲岛东螺村村民林默的传奇故事。林默因其救世济人的事迹而被民间尊为妈祖。朝廷也多次封赐,从宋高宗的“灵惠夫人”到元代忽必烈的“天妃”,再到清代康熙皇帝的“天后”,妈祖最终与黄帝、孔子并列为享有中国国家祭典的三大神明之一。2009年,妈祖信仰和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像

妈祖文化在大陆和东南亚之间的交流互动历史由来已久,其中最著名的见证是郑和下西洋时期留下的两块石碑——《通番事迹记》和《天妃灵应之记》。这两块石碑分别位于江苏太仓和福建长乐,详细记载了郑和船队的航海壮举以及对妈祖的感恩之情。

《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记》描述了航海的艰险:“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鲸波接天,浩浩无涯,或烟雾之溟蒙,或风浪之崔嵬。”碑文感恩妈祖:“天妃之神,威灵布于巨海,功德著于太常,尚矣。… 海洋之状,变态无时,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非仗神功,曷能康济。… 及临外邦,其蛮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其寇兵之肆暴掠者殄灭之,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皆神之助也。”


马来西亚吉隆坡天后宫

随着郑和下西洋,妈祖文化开始在东南亚广泛传播。明清时期,大量中国东南沿海民众因人口增长、土地短缺等原因移民东南亚,这一过程被称为“下南洋”。移民们将妈祖信仰带到了东南亚各地,妈祖庙宇也随之建立起来。

东南亚的妈祖庙宇大多与华人会馆相结合,如海南会馆、福建会馆、广东会馆等,体现了华人移民的地域性和血缘性特征。例如,马来西亚的妈祖祭祀场所多由海南、福建、广东移民构建,包括马六甲海南会馆天后宫、柔佛麻坡海南会馆天后宫等。新加坡则有海南会馆天后宫、福建会馆天福宫等。越南人称妈祖为“天后婆”,各地建有会安中华会馆、广肇会馆、福建会馆、潮州会馆等。


泉州天后宫

近年来,妈祖文化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主要形式包括分灵、巡安和谒祖进香。2017年7月,“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湄洲妈祖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巡安活动,湄洲妈祖及随驾人员从厦门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在吉隆坡天后宫(雪隆海南会馆)启动活动,并巡游马六甲、新加坡等地,受到热烈欢迎。2019年11月,湄洲妈祖巡安泰国活动也在当地华人社区引起强烈反响。


澳门天后宫

海外华人到福建省湄洲岛谒祖进香活动,是妈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2018年3月,马来西亚柔佛州多个妈祖庙宇和林氏宗亲会组织近百人,恭抬分灵妈祖等神尊,回到湄洲妈祖祖庙谒祖进香,湄洲妈祖祖庙以十音八乐欢迎远道而来的信众。


湄洲妈祖祖庙的进香活动

妈祖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连接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国的情感纽带。通过分灵巡安和进香等活动,妈祖文化促进了东南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了他们对祖(籍)国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推动了观光、投资、留学等多方面的交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