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圳经济特区40年:金融与科技双引擎驱动未来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49: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圳经济特区40年:金融与科技双引擎驱动未来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从一个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用40年时间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2023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三、亚洲城市第四、全球城市前十,成为改革开放最成功的样本。

01

改革先锋:从“试验田”到“示范区”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坚持改革开放,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40年来,深圳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不断突破。从1987年全国首部《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出台,到2020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发布,深圳始终走在改革前沿。据统计,深圳累计创造1000多项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02

金融创新:打造科技金融标杆城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深圳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成为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5137.62亿元,占GDP比重达14.8%,成为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深圳在科技金融领域持续发力,致力于打造科技金融标杆城市。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职常务副主任高振怀表示,深圳应与香港和上海实现差异化发展,从战略高度打造科技金融标杆城市。深圳在打造科技金融标杆城市上有独特优势,包括产业优势、科技金融应用场景丰富、地缘和开放优势等。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行长李洪茂结合该行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推动的“科技金融专项行动”,大力推进“金融科技”服务“科技金融”。例如,针对无抵押物但有很多专利技术的高科技企业,研发了一套“技术流评价体系”,可对深圳2.6万家国高科技企业进行T1—T10分级,从中甄别高风险企业和优质企业。目前该体系已获科技部创新奖,并获得国家专利。

03

科技创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科技创新是深圳最鲜明的城市特质。从“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到亦步亦趋的“跟随式创新”,再到“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圳走出了一条从“世界工厂”到“创新之都”的蝶变之路。

1985年,深圳科技工业园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南山科技园聚集了多个产业集群,成为深圳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如今,深圳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华为和腾讯等企业的成长故事,是深圳科技创新的最佳注脚。华为从1987年成立时只有2万元注册资金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来自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20.7万名员工、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042亿元的国际高新技术企业巨人。截至2023年底,华为持有全球有效专利超过14万件,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腾讯公司则从1998年成立时的5人团队,发展成为市值数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其微信用户数量已突破12亿。

04

粤港澳大湾区:新使命与新机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深圳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深圳与香港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2023年,深圳与香港的货物进出口总额达6345.76亿元人民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作为粤港澳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已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注册资本1.31万亿元。

深圳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客货运吞吐量持续攀升,2020年底已通航全球137个城市。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列,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之一。

05

展望未来:续写“春天的故事”

40年弹指一挥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展望未来,深圳将继续发挥先行示范区的作用,以金融和科技为双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贡献力量。正如深圳市委主要负责人所说:“深圳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