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心梗,这几招超实用!
秋冬防心梗,这几招超实用!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心肌梗死(简称“心梗”)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清晨的死亡人数占一天总死亡人数的60%。秋冬换季,早晚温差和室内外温差逐渐增大,温度骤变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患者血管收缩增强,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如果患者本身有血管狭窄堵塞等疾病,就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专家提醒,保暖是关键,尤其是胸部、颈部和脚腕的保暖。此外,健康饮食、备好急救药品如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片同样重要。保持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也能有效预防心肌梗死。让我们一起守护心血管健康!
保暖是预防心梗的关键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是心梗高发的重要诱因。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因此,保暖成为预防心梗的第一要务。
重点部位保暖:特别要注意胸部、颈部和脚腕的保暖。外出时要添加衣物,戴口罩、帽子、围巾,避免寒风直接吹拂。
室内温度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人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9-24摄氏度,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对心脑血管产生影响。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的室内运动,如上肢运动、仰卧起坐、臀桥、太极拳、八段锦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户外运动,可选择一些适合的室内运动。
健康饮食,从源头预防
合理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心梗的重要环节。应减少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分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腌制食品等。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和稳定血压。此外,全谷物食品如玉米、燕麦、糙米等,因其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和减少胆固醇吸收的特性,亦应纳入日常饮食。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量运动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每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做有氧运动能够为心脏提供有效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并有助于控制体重。运动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以免对心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急救药品,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硝酸甘油是心梗急救的首选药物。它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使用方法:舌下含服,2-3分钟后即可生效,可维持10-30分钟。含服时最好采取坐位,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注意事项:含服5分钟后若症状未缓解,可再次服用,最多连续服用3次。若仍无效,应立即就医。不要用水吞服,以免影响药效。
急救处理,把握黄金救援时间
一旦怀疑心梗发作,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拨打急救电话(如120),保持电话畅通。
- 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 若有条件,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或其他急救药物。
- 测量血压和心率,记录供医生参考。
- 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如有条件)。
-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避免不必要的移动,确保呼吸道通畅。
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格外警惕。通过保暖、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心梗风险。同时,了解急救知识,备好急救药品,关键时刻能救命。让我们一起守护心血管健康,安全度过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