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乳旺奶牛登上中国高产榜单,揭秘年产13吨奶的饲养秘诀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1: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乳旺奶牛登上中国高产榜单,揭秘年产13吨奶的饲养秘诀

13.01吨牛奶,这是1头奶牛的年产奶量。邯郸市肥乡区乳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凭这个产量,荣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中国规模牧场高产榜单”。

合作社理事长杨志安今年55岁,2010年从养300头奶牛起家,滚雪球式发展到今年的3000头。他说:“要想奶牛多产奶,就得让奶牛歇好、吃好、喝好,这‘三好’是提高奶产量的关键。”

01

让奶牛歇好:每天至少14小时的趴卧时间

2024年12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合作社宽敞的牛棚里,围栏内的奶牛悠闲自在,趴卧歇息的、四处张望的、溜达逛游的,好一幅形态各异的“千牛图”。

趴卧歇息是各种养分转化成牛奶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牛奶产量,高产奶牛每天至少要保证趴卧歇息14个小时。为了让奶牛多趴卧、爱趴卧,每天集中挤奶3次,工作人员就对奶牛的卧床翻腾3次,让挤奶回来的奶牛在松软的床面上舒舒服服地休息。

02

让奶牛吃好:顶级“食品”和精准饲喂系统

“奶牛产奶,养分跟不上不行。除了休息好,必须得让奶牛吃得好。”因此,杨志安在奶牛草料供应上下足了功夫。

割青贮玉米时,大部分奶牛场要求留茬二三十厘米高即可,而杨志安坚持留高茬,要50厘米以上的秸秆。“玉米茬留得越高,木质素越少,纤维量越大,草质好、养分多,奶牛吃得香,产奶量自然就提高了。”他说,收回来的秸秆至少压实3遍,努力增大密度,达到1立方米青贮料净重1000公斤左右,“按行业标准说,1立方米青贮料达到800公斤算合格,850公斤属于优质品,900公斤是优上品。单从这一点看,我的奶牛吃的青贮料属于顶级‘食品’了。”

奶牛除了吃草,也得吃玉米、豆粕等主食,日粮加工这个环节很重要。杨志安在饲料调配机上配备了精准饲喂系统软件,将不同成长期的奶牛需要的饲料粮比例输入电脑系统,按需供应,精准定制,用电脑指挥机械加工日粮,避免人为因素影响,保证奶牛胃口好、吃得香,营养搭配合理。

03

让奶牛喝好:每天清洗水槽,提供放心饮用水

奶牛多产奶,光歇好、吃好是不够的,还得喝好。在乳旺奶牛场,工人每天专门清洗水槽,奶牛喝的是放心水。“水槽里的水干净得很,人喝都没问题。”杨志安说。

智能化技术提高了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成本,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推动畜牧业创新发展。邯郸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马金波表示,乳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是邯郸市智能化、信息化养殖场的典型代表。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为9.4吨,而乳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单产达到了13.01吨,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合作社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反映了中国奶业在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升级方面的显著进步。

从1949年全国牛奶产量仅20万吨,到2023年达到4197万吨,中国奶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以伊利集团为例,通过建立三级研发平台和全球创新中心网络,伊利在良种繁育、智能化养殖、乳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乳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奶牛养殖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水平,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中国奶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