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体医融合助力90%卒中可预防
世界卒中日:体医融合助力90%卒中可预防
今天是世界卒中日,主题是“体医融合,战胜卒中”。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250万人,死亡率高达150万人,存活患者中约75%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更令人担忧的是,65岁以下首次发生脑卒中的比例接近50%,卒中已悄然年轻化。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显示,90%以上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而“体医融合”正是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预防模式,它将体育运动与医学防治紧密结合,通过科学运动和健康管理,降低卒中风险。
什么是体医融合?
体医融合,顾名思义,就是体育运动与医学防治的融合。它强调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配合医学监测和健康管理,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对于卒中预防而言,体医融合不仅关注运动本身,还注重运动与个体健康状况的匹配,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科学运动,从这里开始
适量运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对于卒中预防而言,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控制体重,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是预防卒中的理想选择。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卒中风险。建议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3-4次。
力量训练:适量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稳定性,减少跌倒风险。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15-20分钟。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对于预防卒中后的跌倒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健康管理,从我做起
除了科学运动,健康管理也是预防卒中的关键环节。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措施。
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应重点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危险因素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等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早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充足睡眠和减压都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天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保持健康的体重。
全民参与,共筑防线
卒中预防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每个家庭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体医融合项目的开展,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提供健康教育和筛查服务。
社区行动:社区可以组织各类健康活动,如健步走、广场舞等,提高居民的运动参与度。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和筛查活动,普及卒中预防知识。
家庭关怀:家庭成员应关注彼此的健康状况,鼓励并陪伴家人参与运动,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氛围。
个人责任: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体医融合,战胜卒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指南。让我们携手并进,通过科学运动和健康管理,共同筑起卒中预防的坚固防线,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