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旭院士团队完成首例跨洲际远程手术,我国微创手术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8: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旭院士团队完成首例跨洲际远程手术,我国微创手术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医学部主任张旭带领团队,在欧洲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挑战大会上,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成功为远在北京的患者实施了机器人远程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此次手术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是全球首次跨洲际完全远程操作的远程外科手术,标志着我国在微创手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台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远程外科和智能外科领域的技术实力,也预示着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张旭院士团队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超算技术和5G通信技术,成功搭建了多种通信模式的远程手术系统,并在数据流延迟处理策略、手术信息传输加密、机器人适应性改造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

技术创新: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突破

手术机器人是远程外科手术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张旭院士团队使用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具备三维高清成像和多自由度可转腕式手术器械,能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和精细的操作能力。在此次手术中,张旭院士通过该系统成功完成了前列腺腺体周围脂肪清理、盆筋膜打开、背深静脉复合体缝扎、膀胱颈离断、输精管及精囊游离、韧带及前列腺尖部切断、前列腺切除以及尿路重建等复杂操作,整台手术用时仅65分钟。

AI赋能:提升手术精度与安全性

人工智能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为外科医生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通过分析大量的手术数据,AI系统能够提供精准的手术规划和实时指导。例如,在手术过程中,AI可以实时监测手术进展,预测潜在的并发症,并为外科医生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这种智能化的辅助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整体的医疗效果。

5G通信:突破远程手术的地理限制

5G通信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为远程手术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障。此次跨洲际手术中,团队充分利用了我国成熟的5G﹢互联网专线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了低延时、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远程手术操作。这种技术突破使得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跨越地理障碍,下沉到基层医院,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临床应用:提升手术质量与医疗可及性

成都与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例,进一步展示了AI和机器人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该公司自主研发的“SurgSmart睿术”系列产品,通过术中实时反馈和术后分析等功能,为微创外科提供人工智能手术解决方案。产品包含智慧主机和术元手术平台,能够自动采集并即时分析微创手术视频画面,实现微创设备的一键升级。这种智能化装备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还为外科团队提供了术后复盘和学习的平台,有助于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远程外科和智能外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技术成本、培训需求、伦理法律问题以及数据安全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如何确保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网络延迟或故障导致的手术风险,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社会意义: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张旭院士的研究成果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微创手术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全球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远程外科技术,优质医疗资源可以跨越地理障碍,下沉到基层医院,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这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跨洲际超远程外科手术的成功开展,充分展示了我国在远程外科和智能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张旭院士团队的创新成果,不仅为全球医疗科技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也为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远程外科和智能外科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