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港中大研发全球首个粪便检测肠病技术,准确率达89%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06: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港中大研发全球首个粪便检测肠病技术,准确率达89%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近日宣布,经过四年研究,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套非入侵性炎症性肠病诊断工具。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医学》,为慢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01

突破传统:从粪便中寻找答案

慢性肠道疾病的诊断一直依赖于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然而,这些方法要么具有侵入性,给患者带来不适,要么在发现早期病变方面能力有限。港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简单易得的粪便样本。

研究团队收集了来自11个国家不同种族和地区的5979个粪便样本,通过宏基因组学分析,识别出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独特肠道菌种。这一发现为非侵入性诊断提供了可能。

02

宏基因组学:揭秘肠道微生物

宏基因组学是一种研究环境中所有微生物基因组的技术。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人员能够获得单个样品的饱和数据量,从而深度了解微生物群体的构成。

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中存在较多会产生毒素的细菌基因,如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及奇异变型杆菌,同时缺少多种具抗炎功能的菌种。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锁定了10种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9种与克罗恩病相关的菌种作为诊断标志物。

03

创新技术:ddPCR检测模型

研究团队利用机器学习开发了一套炎症性肠病检测模型,该模型在识别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方面表现出色,ROC曲线下面积高达0.94左右。为了将研究结论转化为临床应用,团队进一步开发了基于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ddPCR技术能够对肠道微生物进行精准定量分析,开启了便捷、快速且准确的肠道微生物定量检测新途径。这一创新诊断工具的整体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高达88%及89%,显著优于传统诊断方法。

04

全球适用:跨人群验证研究

考虑到不同种族和地域的人群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团队从一开始就注重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目前,团队正在牵头开展一项全球大规模多中心的跨人群研究,已有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临床及研究机构参与,覆盖北美洲、欧洲、亚洲及大洋洲。

通过制定统一的样本处理流程、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研究团队旨在进一步验证所开发的诊断工具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全球适用性。

05

未来展望:2027年临床应用

这一创新诊断方法计划于2027年在香港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团队表示,通过不断调整参数、优化反应条件及扩大样品量等途径,他们已经确保基于ddPCR新技术的研究结果在疾病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突破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和经济压力,还能促进更广泛的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来说,这项技术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